一种应用于电源线上的防反接与过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56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3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源线上的防反接与过压保护装置,在完全导通状态压降会很小,不会产生过多热量,可以避免电源通路压差出现,响应速度更快,更好地避免过压。本技术包括防反接保护模块和过压保护模块,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连接且两者分别接入和输出电源;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第一电阻和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输入端接电源且输出端接所述过压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连接和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本技术涉及电源保护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源保护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源线上的防反接与过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如今科技的进步,电子电气产品已然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无论怎么发展,电子电气产品都绕不开电源的话题。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是维持电子电气产品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防止电源出现故障,或人为原因接错电源,电子电气设备上最好设置保护电路。

2、虽然一般半导体元器件都会选择宽电压输入,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电源情况,但单独的半导体元器件宽电压输入也解决不了电源网络的突变不稳定情况,更何况人为失误造成的电源不稳定。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见到失误或者操作不当而引起电压反接,或者输入的电压超过半导体元器件的宽电压输入范围造成过压的情况,导致烧毁设备或者元器件,最后造成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甚至于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3、电子电气产品电源接反或输入电压过高都是很致命的操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都会在电源的通路上放置保险丝和二极管,通过反接或过压后引起的电流变化造成热效应,熔断保险丝去切断后级电路和电源的连接进行保护。

4、一般地,在电源回路中串联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源线上的防反接与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反接保护模块(RVP)和过压保护模块(OVP),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RVP)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OVP)连接且两者分别接入和输出电源;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RVP)包括第一PMOS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所述第一PMOS管(Q1)的输入端接电源且输出端接所述过压保护模块(OVP),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Q1)连接和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过压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源线上的防反接与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反接保护模块(rvp)和过压保护模块(ovp),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rvp)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ovp)连接且两者分别接入和输出电源;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rvp)包括第一pmos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所述第一pmos管(q1)的输入端接电源且输出端接所述过压保护模块(ovp),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q1)连接和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过压保护模块(ovp)包括第二pmos管(q2)、pnp三极管(q3)、第二电阻(r2)、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二pmos管(q2)的输入端接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rvp)且输出端输出电源,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rvp)且另一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禄刘孟辉林燕娟杨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