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应急生命保障管道,提供一种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
技术介绍
1、隧道施工按规范规定虽然都设置了逃生管道,但该管道一般长度较短,而塌方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塌方处和逃生管道往往不在同一位置,因此实际上起不到预期的逃生作用。而设置过长的逃生管道会对隧道施工带来影响,且因为逃生管道直径大、重量重、不宜挪动布置,因此作业人员对逃生管道的布置有抵触,挪动不及时,摆放随意,这就更加削弱了逃生管道的作用。
2、地质情况较差地区的隧道,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塌方、冒顶事故,俗称关门。发生该类事故时,往往有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在掌子面,与外界隔绝,被隔离人员与外界的通讯也被阻断,外界人员难以了解掌子面的情况。遇到地质极差、塌方比较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救援工作因塌方持续不稳定而无法及时开展,被阻隔作业人员就面临长时间没有水、食物、氧气补充,生命健康威胁加剧。而遇到隧道塌方、冒顶的关门情况时,一般是首先想法施工一个生命保障通道,把食物、水递送到被阻隔人员手中,维持他们生命维持必须的养分。同时与阻隔人员建立通讯联系,安抚他们的情绪,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隧道纵向顺序设置的若干单元管体(1),且单个单元管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2);单个单元管体呈同心双层结构,由内管(11)和外管(12)组成,且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橡胶垫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通过强力胶水与内管外壁粘接,并与外管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为沿内管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隧道纵向顺序设置的若干单元管体(1),且单个单元管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2);单个单元管体呈同心双层结构,由内管(11)和外管(12)组成,且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橡胶垫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通过强力胶水与内管外壁粘接,并与外管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为沿内管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通过注塑设于内管与外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塌方应急生命保障管道,其特征在于,在靠近隧道掌子面一侧的单元管体外端设置有定滑轮机构(4),所述定滑轮机构上通过拉索(6)牵拉有用于穿梭于若干单元管体内的运行胶囊(5),所述定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冠楠,丁志刚,张立爽,倪浩杰,马晓伟,胡彦成,张慧冬,瞿婧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