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3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涉及全钒液流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双极板;导热硅胶板,导热硅胶板安装于双极板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增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散热盒、限位卡板和辅助散热组件,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双极板内部温度检测,当检测温度达到预先设定数值时,通过冷却风扇运转,进行辅助散热,当检测温度超过预先设定数值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和冷却风扇均运转,通过在双极板两侧开设有开口配合使用时拿取、配合其他元件安装操作,满足了正常使用时所需;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安装限位组件,通过安装插杆插入安装槽内部,将紧固螺纹杆对准限位槽进行安装,通过第二定位螺栓进行定位,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钒液流电池设备,具体为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


技术介绍

1、钒电池,全称是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redoxflowbattery,vrb),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早在60年代,就有铁—铬体系的氧化还原电池问世,但是钒系的氧化还原电池是在1985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riakacos提出,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在日本,用于电站调峰和风力储能的固定型钒电池发展迅速,大功率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已投入使用,并全力推进其商业化进程,现有技术中的全钒液流电池用的双极板,在使用的过程中,自身散热效果差。

2、现有技术中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使用功能较为单一,正常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依靠自然散热整体散热效果较差,在进行维护时检修难度较大,容易对内部元件造成损坏,导致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所需,因此本专利技术需要设计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限位组件(4)包括安装插杆(43)和紧固螺纹杆(42),所述限位条(5)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槽(41),所述双极板(1)的内壁且远离限位槽(41)的两侧均安装有对准块(14),所述对准块(14)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13),所述第二定位螺栓(13)的一端安装有紧固螺纹杆(42),所述紧固螺纹杆(42)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限位槽(41)内部,所述双极板(1)的内壁且位于两个对准块(14)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插...

【技术特征摘要】

1.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限位组件(4)包括安装插杆(43)和紧固螺纹杆(42),所述限位条(5)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槽(41),所述双极板(1)的内壁且远离限位槽(41)的两侧均安装有对准块(14),所述对准块(14)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13),所述第二定位螺栓(13)的一端安装有紧固螺纹杆(42),所述紧固螺纹杆(42)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限位槽(41)内部,所述双极板(1)的内壁且位于两个对准块(14)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插杆(43),所述安装槽(1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板(2)的顶部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凸条(9),所述凸条(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铝块(10),所述的双极板(1)内部且位于两个限位条(5)的一侧均安装有安装基板(20),所述安装基板(20)的顶部均安装有两个铝片(6),所述安装基板(20)的顶部且位于两个铝片(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基座(15),所述基座(15)的一侧均与对应限位条(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一体化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仓(31)的内部且位于半导体制冷片(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制热端(24),所述制热端(24)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5),所述散热仓(31)的一侧开设有出风腔。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平沈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淼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