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漏及其重力式地漏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地漏及其重力式地漏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93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漏及其重力式地漏芯,重力式地漏芯包括:本体,具有过水腔和配重腔,过水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口,配重腔的底端开口;配重件,能够上下滑动地放置在配重腔内;挡板,能转动地设于本体的底端,挡板上设有与本体转动配合的转动支点,挡板位于转动支点的两侧分别形成与配重腔相对应的配重区域和与过水腔相对应的密封区域,通过配重区域将配重件限位在配重腔内,通过密封区域打开或密封关闭过水腔的底端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力式地漏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能确保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漏,尤其是一种重力式地漏芯,以及具有该重力式地漏芯的地漏。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地漏一般包括外壳、设于外壳顶端的地漏盖和设于外壳内的地漏芯。地漏芯上一般设有能转动的挡板,通过挡板使得地漏芯在没有排水的状态下处于关闭出水口的状态,从而避免管道中的臭气通过地漏芯向上窜出地漏的进水口,进而污染室内空气。

2、现有的地漏芯上,挡板一般采用扭簧进行复位使得挡板在水流停止的状态下复位至关闭出水口的位置,扭簧的两端分别需要连接在挡板和地漏芯本体上,安装比较不方便,装配效率低,并且扭簧容易生锈,存在因扭簧的铁锈脱落而附着在挡板密封出水口的位置处,而导致密封不良的情况。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地漏芯进行改进,使其结构更简单,装配更方便,并且能确保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地漏及其重力式地漏芯,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能确保密封可靠性。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重力式地漏芯,包括:

4、本体,具有过水腔和配重腔,所述过水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口,所述配重腔的底端开口;

5、配重件,能够上下滑动地放置在所述配重腔内;

6、挡板,能转动地设于所述本体的底端,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本体转动配合的转动支点,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转动支点的两侧分别形成与所述配重腔相对应的配重区域和与所述过水腔相对应的密封区域,通过所述配重区域将所述配重件限位在所述配重腔内,通过所述密封区域打开或密封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

7、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当水流冲击所述密封区域向下翻转以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时,所述配重区域向上翻转以将所述配重件向上顶起;当水流停止冲击所述密封区域时,所述配重区域在所述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进而使得所述密封区域向上翻转以密封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

8、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配重腔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配重件向上移动的行程的限位面,所述配重件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时,所述挡板不再继续正向翻转而处于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位置;所述挡板在所述配重件作用下反向翻转至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位置时,所述密封区域抵接限位于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端面,进而限制所述挡板的反向翻转行程。

9、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面为所述配重腔的顶壁的下表面,所述配重件通过所述配重腔的底端开口装入所述配重腔中。

10、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配重件包括顶端开口的配重主体和设于所述配重主体内的配重块,所述配重主体的底壁与所述配重区域相抵接配合。

11、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配重件的底面为直面,所述配重区域远离所述转动转动支点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抵接配合,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凸部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接触的接触位置是移动的,当所述挡板往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正向翻转时,所述接触位置往靠近所述转动支点移动但是不越过所述转动支点;当所述挡板往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反向翻转时,所述接触位置往远离所述转动支点移动。

12、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凸部远离所述转动支点的一侧为弧面,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凸部顺着所述弧面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接触。

13、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挡板往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正向翻转时,所述配重件作用于所述挡板的重力力臂变小,当所述挡板往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反向翻转时,所述配重件作用于所述挡板的重力力臂变大,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配重件相接触的接触位置是移动的,并且所述接触位置始终位于所述转动支点远离所述过水腔的一侧而不会越过所述转动支点。

14、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为顶端和底端贯通的筒形结构,所述本体的内腔通过一隔板分隔为所述过水腔和所述配重腔,所述本体的顶端开口形成所述过水腔的顶端开口,所述本体的底端开口一部分为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另一部分为所述配重腔的底端开口。

1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地漏,包括外壳、地漏盖和地漏芯,所述地漏盖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端开口,所述地漏芯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地漏芯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

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本体的内腔分隔为过水腔和配重腔,并且在配重腔中直接装入配重件即可,配重件能够在配重腔中上下滑动,直接利用挡板上的配重区域将配重件限位在配重腔内而不会从配重腔的底端开口掉落出来。这样设计,在装配时,只要直接将配重件装入配重腔后,再将挡板转动安装在本体的底端,挡板安装完成后就能够对配重件进行限位,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分别将扭簧的两端进行连接,相比现有采用扭簧复位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装配更方便。此外,由于不需要采用金属制成的配重件,因此可以避免因配重件生锈后铁锈可能脱落而附着在挡板密封出水口的位置处,而导致密封不良的风险,能够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当然,配重件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由于配重件只要提供重力作用即可,因此当配重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时,只要将配重件密封包裹即可,密封配重件不影响其提供配重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当水流冲击所述密封区域向下翻转以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时,所述配重区域向上翻转以将所述配重件向上顶起;当水流停止冲击所述密封区域时,所述配重区域在所述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进而使得所述密封区域向上翻转以密封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腔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配重件向上移动的行程的限位面,所述配重件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时,所述挡板不再继续正向翻转而处于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位置;所述挡板在所述配重件作用下反向翻转至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位置时,所述密封区域抵接限位于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端面,进而限制所述挡板的反向翻转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为所述配重腔的顶壁的下表面,所述配重件通过所述配重腔的底端开口装入所述配重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包括顶端开口的配重主体和设于所述配重主体内的配重块,所述配重主体的底壁与所述配重区域相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为直面,所述配重区域远离所述转动转动支点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抵接配合,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凸部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接触的接触位置是移动的,当所述挡板往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正向翻转时,所述接触位置往靠近所述转动支点移动但是不越过所述转动支点;当所述挡板往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反向翻转时,所述接触位置往远离所述转动支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远离所述转动支点的一侧为弧面,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凸部顺着所述弧面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挡板往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正向翻转时,所述配重件作用于所述挡板的重力力臂变小,当所述挡板往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方向反向翻转时,所述配重件作用于所述挡板的重力力臂变大,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配重件相接触的接触位置是移动的,并且所述接触位置始终位于所述转动支点远离所述过水腔的一侧而不会越过所述转动支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顶端和底端贯通的筒形结构,所述本体的内腔通过一隔板分隔为所述过水腔和所述配重腔,所述本体的顶端开口形成所述过水腔的顶端开口,所述本体的底端开口一部分为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另一部分为所述配重腔的底端开口。

10.一种地漏,包括外壳、地漏盖和地漏芯,所述地漏盖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端开口,所述地漏芯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当水流冲击所述密封区域向下翻转以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时,所述配重区域向上翻转以将所述配重件向上顶起;当水流停止冲击所述密封区域时,所述配重区域在所述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进而使得所述密封区域向上翻转以密封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腔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配重件向上移动的行程的限位面,所述配重件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时,所述挡板不再继续正向翻转而处于打开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位置;所述挡板在所述配重件作用下反向翻转至关闭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位置时,所述密封区域抵接限位于所述过水腔的底端开口的端面,进而限制所述挡板的反向翻转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为所述配重腔的顶壁的下表面,所述配重件通过所述配重腔的底端开口装入所述配重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包括顶端开口的配重主体和设于所述配重主体内的配重块,所述配重主体的底壁与所述配重区域相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为直面,所述配重区域远离所述转动转动支点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抵接配合,所述挡板翻转过程中,所述凸部与所述配重件的底面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利荣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潮安区艺莱发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