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井法施工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012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反井法施工打孔装置,包括钻机,与钻机连接用于带动钻机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钻机及升降机构水平移动的径向调节部、用于带动钻机及升降机构沿周向转动的周向调节部。通过升降机构电动钻机上下移动,使用钻进对井道内部端面进行打孔操作,免除人工进入井道开凿炸药孔,设置的径向调节部能够调整钻机、升降机构直线移动,配合设置在的周向调节部带动钻机、升降机构沿周向转动,从而能够调整钻机、升降机构沿井道中心转动,使得钻机能够覆盖以井道中心为圆心、以井道内壁为圆环边缘的各个区域,在开设炸药孔时能够根据设计准确开凿炸药孔,多组钻机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人进入井道内,降低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装置,尤其涉及反井法施工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1、反井法施工用于隧道、石油洞库施工中自地面开设连通隧道、洞库的通风井、进料井,开凿深度从几十米到超过百米不等,通风井、进料井的直径通常为3米到6米不等,根据隧道、洞库不同通风井、进料井的直径不同,开凿过程中先自地面开设导孔连通隧道、洞库,再将导孔的直径扩大(直径1.6米左右),然后再自地面向下挖掘,通常采用人工钻孔的方式在导孔四周钻出放置炸药的孔洞,通过炸药将土方破碎后自导孔扒渣落入隧洞、洞库内,再将渣土转移。

2、在通风井、进料井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人工进入井道内开凿放置炸药的孔洞,需要多人协调配合,沿导孔四周间隔开孔,通过人工手持钻机进行开孔操作,增加工人进入井道内部的次数,并且开凿过程仅靠人工,效率较低,工人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较大。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上述内容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反井法施工打孔装置,用于解决通风井、进料井使用过程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井法施工打孔装置,包括钻机(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钻机(8)连接用于带动钻机(8)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7)、用于带动钻机(8)及升降机构(7)水平移动的径向调节部、用于带动钻机(8)及升降机构(7)沿周向转动的周向调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8)至少设置四组,四组钻机(8)相互间隔9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调节部包括支撑部、移动部、连接杆;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内筒(5);所述内筒(5)的中心设有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套筒(6),内筒(5)与套筒(6)之间自上而...

【技术特征摘要】

1.反井法施工打孔装置,包括钻机(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钻机(8)连接用于带动钻机(8)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7)、用于带动钻机(8)及升降机构(7)水平移动的径向调节部、用于带动钻机(8)及升降机构(7)沿周向转动的周向调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8)至少设置四组,四组钻机(8)相互间隔9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调节部包括支撑部、移动部、连接杆;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内筒(5);所述内筒(5)的中心设有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套筒(6),内筒(5)与套筒(6)之间自上而下对称且间隔设有上滑移板(9)、下滑移板(10);所述上滑移板(9)、下滑移板(10)上均设有滑移槽(11),滑移槽(11)内滑动设有内部设有中空通道的滑块(12);所述移动部设置在套筒(6)内且与所述滑块(12)连接带动滑块(12)往复移动;所述钻机(8)设置在下滑移板(10)上的滑块(12)上,钻机(8)的钻杆穿过下滑移板(10)上滑块(12)的中空通道;所述升降机构(7)设置在上滑移板(9)上的滑块(12)上,升降结构与钻机(8)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穿过上滑移块上的中空通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螺杆(19)、移动电机(22);所述移动螺杆(19)的一端贯穿套筒(6)、滑块(12)与内筒(5)的内壁转动连接,移动螺杆(19)与滑块(12)通过螺纹连接,移动螺杆(19)与套筒(6)转动连接,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立珍于洋王宜凯史良海王治远凡茸刘文斌刘天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