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功能化材料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材料和相关改性材料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致病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生病的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其包括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在内并易于传播,例如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甚至形成大范围流行疾病。例如,“西班牙流感”(h1n1)作为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在1918到1919年,以三个传染高峰几乎同时传遍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不超过11个月的时间里造成全球约5000万人死亡。而近年来也不断出现多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病毒,例如sars-cov、mers-cov和sars-cov-2等。直至今日,sars-cov-2仍在不断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据who报告,截至3月25日,全球累计确诊sars-cov-2的病例约4.76亿,累计死亡病例约610.9万,为人类造成了不计其数的损失。除此之外,还有多种细菌和真菌也因其易于在人群中传播而对健康造成了威胁,例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
...【技术保护点】
1.聚乙烯亚胺功能化材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还包含海藻酸二醛,所述海藻酸二醛通过选自共价键合、静电吸附、氢键键合或其任意组合的方式与所述支持层和/或所述聚乙烯亚胺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孔材料或无孔材料由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复合材料或其任意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或复合材料选自聚丙烯、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偏二氟乙烯、聚醚砜、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酰胺或其任意组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聚乙烯亚胺功能化材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还包含海藻酸二醛,所述海藻酸二醛通过选自共价键合、静电吸附、氢键键合或其任意组合的方式与所述支持层和/或所述聚乙烯亚胺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孔材料或无孔材料由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复合材料或其任意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或复合材料选自聚丙烯、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偏二氟乙烯、聚醚砜、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酰胺或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支持层的质量比例为1:100至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支持层的质量比例为1:50至1: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材料中海藻酸二醛与聚乙烯亚胺的质量比例为100:1至10:1。
8.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材料中海藻酸二醛与聚乙烯亚胺的质量比例为50:1至20:1。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为抗微生物材料,且所述微生物选自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任意组合,其中,所述细菌选自:肺炎衣原体、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a群链球菌、白喉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或其任意组合;所述真菌选自肺囊虫属、曲霉属、球霉菌属、芽酵母属、念珠菌属、毛霉菌属、孢子丝菌属、皮癣菌属或其任意组合;以及所述病毒选自呼吸道合胞病毒、肝炎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天花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沙眼衣原体、流感病毒、sars-cov病毒、sars-cov-2病毒、h1n1病毒、h5n1病毒、h5n7病毒、mers-cov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尼日尔曲霉、埃博拉病毒或其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微生物材料选自氨基酸、季铵化合物、氯己定化合物、阿来西定化合物、双胍类化合物或其任意组合,且其中所述氨基酸选自半胱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季铵化合物选自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烷基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二烷基季铵盐或其任意组合;所述氯己定化合物是氯己定二葡糖酸盐和/或氯己定二盐酸盐;所述阿来西定化合物是阿来西定二盐酸盐;以及所述双胍类化合物是1-(3-氯苯基)双胍盐酸盐。
11.聚乙烯亚胺改性材料,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为抗微生物材料,所述聚乙烯亚胺改性材料为聚乙烯亚胺抗微生物改性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微生物材料选自氨基酸、季铵化合物、氯己定化合物、阿来西定化合物、双胍类化合物或其任意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选自半胱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或其任意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化合物选自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烷基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二烷基季铵盐或其任意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己定化合物是氯己定二葡糖酸盐和/或氯己定二盐酸盐;所述阿来西定化合物是阿来西定二盐酸盐;所述双胍类化合物是1-(3-氯苯基)双胍盐酸盐。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微生物材料和所述聚乙烯亚胺抗微生物改性材料的抗微生物活性是针对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任意组合,且其中所述细菌选自肺炎衣原体、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a群链球菌、白喉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或其任意组合;所述真菌选自肺囊虫属、曲霉属、球霉菌属、芽酵母属、念珠菌属、毛霉菌属、孢子丝菌属、皮癣菌属或其任意组合;所述病毒选自呼吸道合胞病毒、肝炎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天花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沙眼衣原体、流感病毒、sars-cov病毒、sars-cov-2病毒、h1n1病毒、h5n1病毒、h5n7病毒、mers-cov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尼日尔曲霉、埃博拉病毒或其任意组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抗微生物改性材料为选自聚丙烯-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聚丙烯-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聚丙烯-聚乙烯亚胺-氯己定、聚丙烯-聚乙烯亚胺-苯基双胍、纤维素-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纤维素-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氯己定、纤维素-聚乙烯亚胺-苯基双胍、尼龙-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尼龙-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尼龙-聚乙烯亚胺-氯己定、尼龙-聚乙烯亚胺-苯基双胍、聚丙烯-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聚丙烯-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聚丙烯-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氯己定、聚丙烯-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苯基双胍、纤维素-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纤维素-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纤维素-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氯己定、纤维素-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苯基双胍、尼龙-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尼龙-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尼龙-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氯己定、尼龙-海藻酸二醛-聚乙烯亚胺-苯基双胍或其任意组合的聚乙烯亚胺抗细菌改性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抗微生物改性材料为选自聚丙烯-聚乙烯亚胺-半胱氨酸、聚丙烯-聚乙烯亚胺-苯扎氯铵、聚丙烯-聚乙烯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罕默德·卡姆拉汉,马克·杰拉德·莫洛尼,
申请(专利权)人:牛津大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