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69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3
本技术公开了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成型凹槽、环形腔、第一通孔、第一环形活塞、第一活动顶杆、第一复位弹簧、第一进液管、动模具、成型凸台、直腔、第二通孔、第二活塞、第二活动顶杆、第二复位弹簧、第二进液管。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定模具、动模具均容易脱模,并且脱模结构能够得到防护,脱模结构能够长久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的,特别是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模具(mújù),工业生产上用以压铸、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2、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压铸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目前市面上的压铸模具一般在压铸成型后,难以进行起模,容易造成内部的零件无法拆卸,从而造成零件的报废,严重影响模具的加工效率。

4、针对上述难以起模的情况,申请号202021089078.2公开了一种金属零件加工用压铸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金属零件加工用压铸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辅助机构,两个实心板设置在工作台上,同时两个实心板斜对着第一模具进行设置,当气泵进行工作时会从方形槽内喷出气体,从而达到便于起模的效果,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然后通过设置固定架、水管、喷头和水泵,当水泵进行工作时会向水管内供水,最后从喷头上喷出水来,可以对压铸模具进行降温。

5、虽然上述202021089078.2能够通过气泵进行工作时会从方形槽内喷出气体,从而达到便于起模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在利用气流推动使工件有效脱模时,工件与模具槽之间必需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如此以来,气流才能有效的将工件推出模具槽,若工件卡的比较牢固,在气流冲击工件时,将工件冲歪了,也就是工件一端靠近模具槽,另一端稍微远离模具槽,此时由于工件倾斜的缘故工件和模具槽之间的空间是连通外部的,也就是说,气流会经由工件和模具槽之间的空间直接喷到空气中,此时工件承受的气流冲击较低,不能有效脱模,还需要人工进一步辅助脱模,而且在压铸过程中,定模具和动模具上都有可能卡住工件,仅仅在定模具上设置脱模机构,不利于工件卡在动模具上时脱模。

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能够使定模具、动模具均容易脱模,并且脱模结构能够得到防护,脱模结构能够长久运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成型凹槽、环形腔、第一通孔、第一环形活塞、第一活动顶杆、第一复位弹簧、第一进液管、动模具、成型凸台、直腔、第二通孔、第二活塞、第二活动顶杆、第二复位弹簧、第二进液管,所述定模具左端面设有成型凹槽,定模具右端内部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环形腔,环形腔内壁左端与成型凹槽槽底之间连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轴线均与环形腔轴线平行,环形腔内设有同轴的第一环形活塞,第一环形活塞左端面设有轴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若干个第一通孔一一同轴对应,第一活动顶杆左端伸入第一通孔内孔,第一活动顶杆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设在环形腔内部,环形腔右端设有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设在第一环形活塞右侧,定模具左侧设有相适配的动模具,动模具右端面设有与成型凹槽相适配的成型凸台,动模具左端内部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直腔,直腔内壁右端与成型凸台右端面之间连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轴线与直腔轴线平行,直腔内设有同轴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右端面设有轴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若干个第二通孔一一同轴对应,第二活动顶杆右端伸入第二通孔内孔,第二活动顶杆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设在直腔内部,直腔左端设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设在第二活塞左侧。

3、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第一活动顶杆沿着成型凹槽边缘一周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在成型凸台中部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设在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内侧。

4、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腔内壁左端设有同轴的第一限位管,第一限位管设在第一环形活塞左侧,第一复位弹簧最短轴向长度小于第一限位管轴向长度。

5、作为优选,所述直腔内壁右端设有同轴的限位台,限位台设在第二活塞右侧,第二复位弹簧最短轴向长度小于限位台轴向长度。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活塞位于环形腔最右端时,第一活动顶杆左端面与成型凹槽内壁共面。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塞位于直腔最左端时,第二活动顶杆右端面与成型凸台右端面共面。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定模具、动模具均容易脱模,并且脱模结构能够得到防护,脱模结构能够长久运行;通过在定模具、动模具上分别设置可伸缩的第一活动顶杆、第二活动顶杆,当需要脱模时,第一活动顶杆、第二活动顶杆都会伸出成型面,无论零件时卡在定模具还是动模具上,零件都会被顶起脱模;通过将第一环形活塞、第一活动顶杆、第一复位弹簧设在环形腔、第一通孔组成的腔室内,将第二活塞、第二活动顶杆、第二复位弹簧设在直腔、第二通孔组成的腔室内,能够保护脱模结构,使脱模结构不易接触外界污物,利于脱模结构长久运行。

9、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具(1)、成型凹槽(11)、环形腔(2)、第一通孔(21)、第一环形活塞(22)、第一活动顶杆(23)、第一复位弹簧(24)、第一进液管(20)、动模具(4)、成型凸台(41)、直腔(5)、第二通孔(51)、第二活塞(52)、第二活动顶杆(53)、第二复位弹簧(54)、第二进液管(50),所述定模具(1)左端面设有成型凹槽(11),定模具(1)右端内部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环形腔(2),环形腔(2)内壁左端与成型凹槽(11)槽底之间连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轴线均与环形腔(2)轴线平行,环形腔(2)内设有同轴的第一环形活塞(22),第一环形活塞(22)左端面设有轴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23),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23)、若干个第一通孔(21)一一同轴对应,第一活动顶杆(23)左端伸入第一通孔(21)内孔,第一活动顶杆(23)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一复位弹簧(24),第一复位弹簧(24)设在环形腔(2)内部,环形腔(2)右端设有第一进液管(20),第一进液管(20)设在第一环形活塞(22)右侧,定模具(1)左侧设有相适配的动模具(4),动模具(4)右端面设有与成型凹槽(11)相适配的成型凸台(41),动模具(4)左端内部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直腔(5),直腔(5)内壁右端与成型凸台(41)右端面之间连有若干个第二通孔(51),第二通孔(51)轴线与直腔(5)轴线平行,直腔(5)内设有同轴的第二活塞(52),第二活塞(52)右端面设有轴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53),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53)、若干个第二通孔(51)一一同轴对应,第二活动顶杆(53)右端伸入第二通孔(51)内孔,第二活动顶杆(53)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二复位弹簧(54),第二复位弹簧(54)设在直腔(5)内部,直腔(5)左端设有第二进液管(50),第二进液管(50)设在第二活塞(52)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活动顶杆(23)沿着成型凹槽(11)边缘一周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53)在成型凸台(41)中部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二活动顶杆(53)设在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23)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活塞(22)位于环形腔(2)最右端时,第一活动顶杆(23)左端面与成型凹槽(11)内壁共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52)位于直腔(5)最左端时,第二活动顶杆(53)右端面与成型凸台(41)右端面共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起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具(1)、成型凹槽(11)、环形腔(2)、第一通孔(21)、第一环形活塞(22)、第一活动顶杆(23)、第一复位弹簧(24)、第一进液管(20)、动模具(4)、成型凸台(41)、直腔(5)、第二通孔(51)、第二活塞(52)、第二活动顶杆(53)、第二复位弹簧(54)、第二进液管(50),所述定模具(1)左端面设有成型凹槽(11),定模具(1)右端内部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环形腔(2),环形腔(2)内壁左端与成型凹槽(11)槽底之间连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轴线均与环形腔(2)轴线平行,环形腔(2)内设有同轴的第一环形活塞(22),第一环形活塞(22)左端面设有轴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23),若干个第一活动顶杆(23)、若干个第一通孔(21)一一同轴对应,第一活动顶杆(23)左端伸入第一通孔(21)内孔,第一活动顶杆(23)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一复位弹簧(24),第一复位弹簧(24)设在环形腔(2)内部,环形腔(2)右端设有第一进液管(20),第一进液管(20)设在第一环形活塞(22)右侧,定模具(1)左侧设有相适配的动模具(4),动模具(4)右端面设有与成型凹槽(11)相适配的成型凸台(41),动模具(4)左端内部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直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陈健陈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永盛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