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3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9
本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翼的根部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机翼的根部设置有两端开有腔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开有槽口;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脚架,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容置腔两端的腔口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所述脚架的一端穿过所述槽口且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脚架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当所述脚架转动至折叠状态时,所述脚架贴伏于所述机翼下表面。本技术无人机的脚架折叠便捷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尤其涉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1、无人机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近年来,无人机以其简单的结构、方便的操控及较高的安全性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目前传统无人起落角架大多为固定式支架,不便于将脚架折叠起来,航拍时易遮挡拍摄画面,给用户带来困扰。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人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无人机,包括:

3、无人机本体,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翼的根部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机翼的根部设置有两端开有腔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开有槽口;

4、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脚架,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容置腔两端的腔口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所述脚架的一端穿过所述槽口且套设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套筒、第一弹性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半轴,两个所述半轴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套筒中且两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脚架套设于所述套筒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当所述脚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脚架将所述槽口遮挡,当所述脚架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脚架将所述槽口打开,所述把手朝向所述槽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周向上还还设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套筒、第一弹性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半轴,两个所述半轴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套筒中且两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脚架套设于所述套筒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当所述脚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脚架将所述槽口遮挡,当所述脚架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脚架将所述槽口打开,所述把手朝向所述槽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周向上还还设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同轴向设置,所述第三转轴的周向上还设有第四啮合部,所述第四啮合部与所述第三啮合部同轴向设置且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内侧壁凸设有第一止位块,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套筒一端的侧壁凸设有第二止位块,当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位块与所述第二止位块相对设置,以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端盖卡接,当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位块与所述第二止位块错位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可相对移动以将所述脚架从所述机翼上拆卸下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星火星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