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阀和减振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悬架对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减振器作为悬架中的关键部件,自出现以来经过了多次换代更新。目前中低端车使用的为被动式的减振器,阻尼自零部件出厂后即为固定值,不可调节,但是价格较便宜;高端车多使用阻尼可调的电磁减振器,但是当前多为国外垄断产品,价格高,而电磁减振器内设置有复合阀,结构原理复杂、零部件精度要求高,不利于实现平台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阀,有利于实现复合阀的平台化设计和制造。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复合阀的减振器。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第一主阀孔、第二主阀孔、第一副阀孔和第二副阀孔,所述阀体外具有第一介质腔和第二介质腔,所述第一主阀孔和所述第一副阀孔均适于与所述第一介质腔连通,所述第二主阀孔和所述第二副阀孔均适于与所述第二介质腔连通;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91),所述第二弹性件(9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滑销(22)和所述驱动部(51)抵接,且在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未上电时,所述阀芯滑销(22)和所述驱动部(51)之间具有轴向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6),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设于所述阀体(1)内且与所述驱动部(51)连接,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上电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91),所述第二弹性件(9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滑销(22)和所述驱动部(51)抵接,且在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未上电时,所述阀芯滑销(22)和所述驱动部(51)之间具有轴向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6),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设于所述阀体(1)内且与所述驱动部(51)连接,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上电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与所述阀体(1)分离,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未上电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与所述阀体(1)之间形成第一节流孔(613),且所述第一节流孔(613)位于所述第一空间(81)至所述第二单向阀(4)的流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包括挡圈(61),所述挡圈(61)包括环形本体(611)和与所述环形本体(611)连接的多个第一挡板(612),多个所述第一挡板(612)沿所述环形本体(6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环形本体(611)套设固定于所述驱动部(51),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上电时,多个所述第一挡板(612)与所述阀体(1)分离,所述电磁驱动组件(5)未上电时,多个所述第一挡板(612)与所述阀体(1)贴合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挡板(6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节流孔(6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还包括第三弹性件(62),所述第三弹性件(62)固设于所述驱动部(51),所述第三弹性件(62)用于向所述挡圈(61)施加向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武清,胡杰,杜大虎,唐广清,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