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16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动力组件、行走组件和散热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组件由车架支撑。行走组件至少部分与车架连接。散热组件由车架支撑,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扇和设置在散热风扇后端的导风件,导风件与散热器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定义一个预设方向,预设方向设置为基本垂直于散热器的延伸平面,从预设方向观察,导风件和散热风扇设置为基本重叠。导风件包括导风部,将导风部的截面积定义为出风面积,出风面积设置为大于等于80cm<supgt;2</supgt;且小于等于192cm<supgt;2</supgt;。通过上述设置,导风件可以将散热器发散的热量传导至外部空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摩托车都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用于摩托车的散热。具体地,散热器上设置有散热风扇和风扇罩,散热风扇和风扇罩可以加快散热器的散热速度,目前大多是在风扇罩上方额外增加一个小型的导流罩再结合整车的其余外观塑料件的导流效果,或者将导流罩与风扇罩结合到一起来实现摩托车的散热,但上述方式的散热效果较差,且导流罩的功能有限,需要配合车身覆盖件才能实现对热量的传导。使用面积较大的导流罩,温度较高的气流则会在行进风的作用下吹向驾驶员的脚踝,降低驾驶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摩托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动力组件、行走组件和散热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组件由车架支撑;行走组件至少部分与车架连接;散热组件由车架支撑;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扇和设置在散热风扇后端的导风件,导风件与散热器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定义一个预设方向,预设方向设置为基本垂直于散热器的延伸平面,从预设方向观察,导风件和散热风扇设置为基本重叠;导风件包括导风部,导风部包括出风口,将导风部的截面积定义为出风面积,出风面积设置为大于等于80cm2且小于等于192cm2。

4、进一步地,散热器包括进液区和换热芯体,导风件设置在换热芯体上,导风部设置在导风件远离进液区的一侧,导风部到进液区的距离随着出风口远离换热芯体的方向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5、进一步地,散热组件设置在动力组件前方,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导风部后方和/或下方。

6、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燃油组件,导风件还包括避让部,燃油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避让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7、进一步地,散热组件通过线束组件与动力系统电连接,导风件上还设置有通孔,线束组件至少部分穿设通孔。

8、进一步地,散热器包括换热芯体、进液区和出液区,换热芯体设置在进液区和出液区之间,散热风扇设置在换热芯体上,且散热风扇设置为靠近进液区。

9、进一步地,散热组件还包括副水壶和水箱盖,副水壶和进液区通过管路连通,散热组件与水箱盖通过管路连通;水箱盖上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

10、进一步地,散热组件与车架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且车架与散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11、进一步地,换热芯体设置为基本垂直于摩托车的前后方向。

12、进一步地,副水壶设置在散热组件的左右和/或右侧,从摩托车的左右方向观察,副水壶与换热芯体设置为至少部分重叠。

13、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通过在散热器的散热风扇上设置导风部,使导风部能够在大面积覆盖散热风扇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且将热量引导至车辆下方,避免热量持续吹向驾驶员的腿部,影响驾乘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进液区和换热芯体,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上,所述导风部设置在所述导风件远离所述进液区的一侧,所述导风部到所述进液区的距离随着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换热芯体的方向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动力组件前方,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风部后方和/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燃油组件,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部上方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燃油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避让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线束组件,所述散热组件通过线束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所述导风件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线束组件至少部分穿设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换热芯体、进液区和出液区,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进液区和所述出液区之间,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上,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为靠近所述进液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副水壶和水箱盖,所述副水壶和所述进液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水箱盖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水箱盖上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车架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基本垂直于所述摩托车的长度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壶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的左侧或右侧,从所述摩托车的左右方向观察,所述副水壶与所述换热芯体设置为至少部分重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进液区和换热芯体,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上,所述导风部设置在所述导风件远离所述进液区的一侧,所述导风部到所述进液区的距离随着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换热芯体的方向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动力组件前方,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风部后方和/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燃油组件,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部上方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燃油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避让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线束组件,所述散热组件通过线束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所述导风件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线束组件至少部分穿设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煜森黄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