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的,特别涉及一种桥梁顶升反力支架。
技术介绍
1、到目前为止,我国桥梁建设已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此期间国内修建了大量的空心板桥梁,空心板桥梁通常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其设计寿命为15~20年,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橡胶支座需要更换。
2、空心板桥梁的橡胶支座更换时,一般采用顶升作业的方式,由于该类桥梁在顶升作业时,梁板底与盖梁顶之间的空隙较小,无法直接放置千斤顶,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从桥底从下至上搭设支架,然后千斤顶放置在支架上进行桥梁顶升作业,该方法由于支架搭设规模较大,成本较高;同时受桥梁跨越物影响较大,当桥下为河流或者道路时,顶升支架将受较大限制。
3、因此,对于梁板与盖梁之间空隙较小的桥梁,亟需一种既安装方便,又对盖梁没有损伤的装置在桥梁顶升作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空间受限而在桥梁顶升作业时无法有效顶升梁板底的缺陷,提供一种桥梁顶升反力支架。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包含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底面用于抵接所述桥梁的盖梁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撑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抵接所述盖梁的侧面,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盖梁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支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梁的两侧。
3.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包含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底面用于抵接所述桥梁的盖梁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撑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抵接所述盖梁的侧面,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盖梁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支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梁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顶升反力支架还包括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位于所述盖梁的顶面且所述连接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方且具有预设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盖梁的顶面之间设置有橡胶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与所述盖梁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橡胶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顶升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骉,罗东伟,蒋彦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