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67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2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包括有外密封筒,所述外密封筒表面设置有液体风冷装置,所述外密封筒内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表面设置有反应釜,所述输水管环形缠绕于反应釜表面,且均设置于外密封筒内部,所述外密封筒顶端设置有通风顶盖,所述通风顶盖顶端表面设置有传动电机,用以解决该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将反应釜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外筒体的外界,但通过空气将热量通过铝制散热将带出外筒体,其散热效率较慢,且有些反应物如果不能以较快的进行散热冷却,会导致反应釜内部的物质变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现如今化工反应釜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传统的化工反应釜只能靠自身散热,散热效果差,热量容易堆积。

2、在申请公布号cn202123050568.9,申请公布日2022.06.10,名称为《一种散热型化工反应釜》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包括反应釜本体以及安装在其上方的半球形顶盖,所述半球形顶盖的顶面通过减速器安装有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反应内筒体以及套设在反应内筒体外侧的散热外筒体,在散热外筒体周侧对称设有对反应内筒体热量传输至外界的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所述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远离散热外筒体的一端抵接在反应内筒体上,位于反应内筒体和散热外筒体之间的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上设有对反应内筒体散热降温的冷凝降温管,该装置将反应内筒体安装在散热外筒体内腔中,在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在散热外筒体上延伸抵接至反应内筒体上,反应内筒体的热量可以从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传递至散热外筒体的外界中,对反应内筒体的热量进行热传导释放,同时在冷凝降温管的作用下,提高反应内筒体的散热效率。

3、但是根据该装置的附图等内容,该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将反应釜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外筒体的外界,但通过空气将热量通过铝制散热将带出外筒体,其散热效率较慢,且有些反应物如果不能以较快的进行散热冷却,会导致反应釜内部的物质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1、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用以解决该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热传导铝制散热连接组件将反应釜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外筒体的外界,但通过空气将热量通过铝制散热将带出外筒体,其散热效率较慢,且有些反应物如果不能以较快的进行散热冷却,会导致反应釜内部的物质变质的问题。

3、 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外密封筒,所述外密封筒表面设置有液体风冷装置,所述外密封筒内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表面设置有反应釜,所述输水管环形缠绕于反应釜表面,且均设置于外密封筒内部,所述外密封筒顶端设置有通风顶盖,所述通风顶盖顶端表面设置有传动电机。

5、进一步的,所述外密封筒以及液体风冷装置内部均设置有冷却液体,所述输水管表面设置有流动孔,所述输水管设置有两根,且均与液体风冷装置相互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液体风冷装置包括有连接短柱,所述连接短柱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端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表面设置有输水泵,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于固定框架表面设置有冷却管组,所述固定框架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冷风扇。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分别与外密封筒内部的输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组另一端表面与输水泵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风冷风扇与冷却管组位置相互对应,为冷却管组内部的冷却液体进行降温作业。

8、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顶盖包括有上顶盖,所述上顶盖表面安装有通风扇,所述上顶盖下端表面设置有密封皮垫,所述上顶盖下端表面设置有旋转传动轴,所述旋转传动轴表面设置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表面设置有搅动板。

9、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传动轴与上顶盖顶端的传动电机构成传动结构,所述搅拌盘以及搅动板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均设置在反应釜内部。

10、 3.有益效果

11、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设计合理,当反应釜进行反应作业时,通过传动电机带动旋转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搅拌盘以及搅动板在反应釜内部旋转,对反应釜内部的反应物进行搅拌,进而提升了反应釜内部反应物的反应速度,而反应物产生的高温通过上顶盖表面的通风扇排出上顶盖,

13、同时通过反应釜与外密封筒之间的冷却液体,对反应釜表面的热量吸收后,启动输水泵,使输水泵带动进水管内部的液体,进入输水管内部,同时输水泵将出水管内部的液体吸入,使外密封筒内部被加热的液体,被带出外密封筒内部,同时外密封筒内部的液体首先被带入冷却管组内部,同时被风冷风扇进行风冷,构成循环结构,实现了风冷水冷双重散热的目的,实现了快速散热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密封筒(1),所述外密封筒(1)表面设置有液体风冷装置(2),所述外密封筒(1)内部设置有输水管(3),所述输水管(3)表面设置有釜体(4),所述输水管(3)环形缠绕于釜体(4)表面,且均设置于外密封筒(1)内部,所述外密封筒(1)顶端设置有通风顶盖(5),所述通风顶盖(5)顶端表面设置有传动电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筒(1)以及液体风冷装置(2)内部均设置有冷却液体,所述输水管(3)表面设置有流动孔,所述输水管(3)设置有两根,且均与液体风冷装置(2)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风冷装置(2)包括有连接短柱(201),所述连接短柱(201)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202),所述固定框架(202)上端表面设置有进水管(203),所述进水管(203)一端表面设置有输水泵(204),所述进水管(203)下方设置有出水管(205),所述出水管(205)另一端于固定框架(202)表面设置有冷却管组(206),所述固定框架(202)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冷风扇(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3)以及出水管(205)分别与外密封筒(1)内部的输水管(3)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组(206)另一端表面与输水泵(204)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风冷风扇(207)与冷却管组(206)位置相互对应,为冷却管组(206)内部的冷却液体进行降温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顶盖(5)包括有上顶盖(501),所述上顶盖(501)表面安装有通风扇(502),所述上顶盖(501)下端表面设置有密封皮垫(503),所述上顶盖(501)下端表面设置有旋转传动轴(504),所述旋转传动轴(504)表面设置有搅拌盘(505),所述搅拌盘(505)表面设置有搅动板(5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轴(504)与上顶盖(501)顶端的传动电机(6)构成传动结构,所述搅拌盘(505)以及搅动板(506)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均设置在釜体(4)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密封筒(1),所述外密封筒(1)表面设置有液体风冷装置(2),所述外密封筒(1)内部设置有输水管(3),所述输水管(3)表面设置有釜体(4),所述输水管(3)环形缠绕于釜体(4)表面,且均设置于外密封筒(1)内部,所述外密封筒(1)顶端设置有通风顶盖(5),所述通风顶盖(5)顶端表面设置有传动电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筒(1)以及液体风冷装置(2)内部均设置有冷却液体,所述输水管(3)表面设置有流动孔,所述输水管(3)设置有两根,且均与液体风冷装置(2)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风冷装置(2)包括有连接短柱(201),所述连接短柱(201)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202),所述固定框架(202)上端表面设置有进水管(203),所述进水管(203)一端表面设置有输水泵(204),所述进水管(203)下方设置有出水管(205),所述出水管(205)另一端于固定框架(202)表面设置有冷却管组(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镜江刘珍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净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