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62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包括主输送网带、主输送电机、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副输送电机和多工位灌装机构,主输送网带包括多个集成模具,多个集成模具在主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排列,集成模具用于承载培养基包材;主输送电机和主输送网带传动连接;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和主输送网带相对,多轨道副输送网带的每个轨道分别对应一个集成模具;副输送电机和多轨道副输送网带传动连接;多工位灌装机构的每个工位分别对应一个集成模具,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需求,同时保证无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灌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1、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培养基灌装线是将培养基液体自动灌装入存储容器内的生产线,能够有效提高培养基的灌装速度,例如公开号为cn216512793u,专利名称为一种实验室台式灌装机,提供底座来放置灌装瓶,利用升降装置带动灌装针上下移动,用于不同规格高度的灌装瓶灌装,同时实现自动化灌装。

2、而上述专利中,只能用于小批量的实验型的生产,不能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而且不带隔离保护装置,生产不能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需求,同时保证无菌性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

2、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包括:

3、主输送网带,所述主输送网带包括多个集成模具,多个所述集成模具在所述主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排列,所述集成模具用于承载培养基包材;

4、主输送电机,所述主输送电机和所述主输送网带传动连接;

5、多轨道副输送网带,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和所述主输送网带相对,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的每个轨道分别对应一个所述集成模具;

6、副输送电机,所述副输送电机和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传动连接;

7、多工位灌装机构,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的每个工位分别对应一个所述集成模具。

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包括多个旋盖组件、多个灌装针、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的每个工位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旋盖组件和一个所述灌装针,所述旋盖组件和所述灌装针分别位于所述主输送网带的上方,所述灌装针位于所述旋盖组件的前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旋盖组件和所述灌装针前后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旋盖组件和所述灌装针上下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旋盖组件旋转,所述第四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旋盖组件的夹爪开合。

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10、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上游设备信号连接;

11、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和所述主输送网带之间,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主输送电机信号连接;

12、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和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之间,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和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信号连接;

13、第四光电传感器,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上,用于反馈所述旋盖组件的前后位置;

14、第五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五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上,用于反馈所述灌装针的前后位置;

15、第六光电传感器,所述第六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上,用于反馈所述旋盖组件和所述灌装针的上下位置;

16、第七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七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上,用于感应所述旋盖组件的夹爪的闭合动作,所述第七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信号连接。

1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灌装针的底端为半球面形,所述半球面的底部封闭,所述半球面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孔。

1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培养基包材呈方形。

1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还包括缓冲罐和蠕动泵,所述缓冲罐和蠕动泵位于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和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之间,所述缓冲罐和所述灌装针之间连接有输送硅胶管,所述输送硅胶管上设置有所述蠕动泵。

2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21、隔离壳体,所述隔离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主输送网带、所述主输送电机、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副输送电机和多工位灌装机构;

22、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设置在所述隔离壳体上;

23、无菌手套,所述无菌手套设置在所述钢化玻璃上,所述无菌手套和所述主输送网带相对;

24、光栅,所述光栅布置在所述无菌手套区域。

2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26、静压箱,所述静压箱设置在所述隔离壳体的上方;

27、主循环风机,所述主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静压箱内,所述主循环风机的进口端朝上,所述主循环风机的出口端向下;

28、主循环过滤器,所述主循环过滤器位于所述静压箱内,且连接所述主循环风机的出口端。

2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回排风装置,所述回排风装置包括:

30、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进口端连接所述隔离壳体的底部,所述出风管道的出口端朝上;

31、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出风管道的出口端,所述排风风机的出口端朝上;

32、排风过滤器,所述排风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出风管道的出口端和所述排风风机的进口端之间;

33、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正对所述排风风机的出口端,并朝上设置;

34、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的出口端,所述回风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静压箱的顶部;

35、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连接于所述静压箱的顶部。

3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37、led灯,所述led灯位于所述主输送网带上方;

38、均流膜,所述均流膜位于所述led灯和所述主输送网带之间。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40、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具有八轨,并同时将该八个所述培养基包材一同输送至所述主输送网带上,并由所述主输送网带将所述培养基包材输送至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处,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具有八个工位,同时对八个所述培养基包材同时进行开盖、灌装、旋盖工序,进而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1、所述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的灌装量为500ml与1000ml,其中1000ml的产量达到16瓶/min。通过静压箱等设置,可达到无菌a级环境。

42、所述灌装针的底端为半球面形,所述半球面的底部封闭,所述半球面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孔。这样当所述灌装针伸入所述培养基包材并进行灌装时,所述培养基向培养基包材的内侧壁灌装,减少泡沫的产生。

4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24)包括多个旋盖组件(41)、多个灌装针(40)、第一驱动电机(48)、第二驱动电机(46)、第三驱动电机(36)和第四驱动电机(37),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24)的每个工位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旋盖组件(41)和一个所述灌装针(40),所述旋盖组件(41)和所述灌装针(40)分别位于所述主输送网带的上方,所述灌装针(40)位于所述旋盖组件(41)的前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8)带动所述旋盖组件(41)和所述灌装针(40)前后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6)带动所述旋盖组件(41)和所述灌装针(40)上下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6)带动所述旋盖组件(41)旋转,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7)控制所述旋盖组件(41)的夹爪开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针(40)的底端为半球面形,所述半球面的底部封闭,所述半球面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孔(4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材(16)呈方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还包括缓冲罐(25)和蠕动泵(28),所述缓冲罐(25)和蠕动泵(28)位于所述多轨道副输送网带(29)和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24)之间,所述缓冲罐(25)和所述灌装针(40)之间连接有输送硅胶管,所述输送硅胶管上设置有所述蠕动泵(2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排风装置(05),所述回排风装置(05)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24)包括多个旋盖组件(41)、多个灌装针(40)、第一驱动电机(48)、第二驱动电机(46)、第三驱动电机(36)和第四驱动电机(37),所述多工位灌装机构(24)的每个工位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旋盖组件(41)和一个所述灌装针(40),所述旋盖组件(41)和所述灌装针(40)分别位于所述主输送网带的上方,所述灌装针(40)位于所述旋盖组件(41)的前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8)带动所述旋盖组件(41)和所述灌装针(40)前后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6)带动所述旋盖组件(41)和所述灌装针(40)上下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6)带动所述旋盖组件(41)旋转,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7)控制所述旋盖组件(41)的夹爪开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无菌灌装生产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京徐斌曹磊赵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弘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