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30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涉及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分级混料单元、减震单元和高效混匀单元,所述分级混料单元包括混匀罐、第一辅助罐、第二辅助罐、外置固定环和伸缩输送管,所述减震单元包括辅助架、竖向阻尼杆、竖向弹簧杆和斜向弹簧杆。本技术通过利用混匀罐、第一辅助罐和第二辅助罐的配合使用,使得添加剂的粉料能够经过分级混合,提高了混匀效率和混匀的效果,利用辅助架、竖向阻尼杆、竖向弹簧杆和斜向弹簧杆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辅助罐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被吸收消除,避免了第一辅助罐与混匀罐之间连接构件长期受震动影响导致过度磨损,影响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添加剂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1、混配土作为一种造型材料能够得到较快推广,主要源自它本身的一系列优良特性。混配土是一种复合型的型砂加入物,主要是一定比例的膨润土与煤粉混合,另外根据需要添加其他一些材料,如α淀粉、碱化褐煤、天然沥青和纤维素等。

2、而混配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混合好的添加剂,而现有的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粉料混匀装置混料不够均匀,且混料时间较长,影响添加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分级混料单元、减震单元和高效混匀单元。

4、所述分级混料单元包括混匀罐、第一辅助罐、第二辅助罐、外置固定环和伸缩输送管,所述减震单元包括辅助架、竖向阻尼杆、竖向弹簧杆和斜向弹簧杆,所述高效混匀单元包括中心搅拌杆、密封罩、辅助搅拌杆和联动皮带。

5、所述中心搅拌杆位于所述混匀罐的内部,所述第二辅助罐和第一辅助罐左右排列于所述混匀罐的顶部,所述辅助搅拌杆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心搅拌杆的两侧。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混匀罐、第一辅助罐和第二辅助罐的配合使用,使得添加剂的粉料能够经过分级混合,提高了混匀效率和混匀的效果。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搅拌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中心搅拌杆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搅拌杆的底端外壁与所述联动皮带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辅助搅拌杆的底端活动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中心搅拌杆、辅助搅拌杆和联动皮带的配合使用,使得粉料在进入混匀罐进行最终混料时,能够无死角地进行混匀工作,同时辅助搅拌杆和中心搅拌杆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混匀的效率。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搅拌杆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混匀罐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密封罩的底面固定连接。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匀罐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的顶部中心与所述竖向弹簧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弹簧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罐的底面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辅助架、竖向阻尼杆、竖向弹簧杆和斜向弹簧杆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辅助罐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被吸收消除,避免了第一辅助罐与混匀罐之间连接构件长期受震动影响导致过度磨损,影响寿命问题。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罐的底面与所述竖向阻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阻尼杆的底端与所述辅助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向弹簧杆位于所述竖向弹簧杆的右侧,所述斜向弹簧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罐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向弹簧杆的底端与所述外置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置固定环的内壁与所述混匀罐的外壁固定连接。

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罐的底面与所述伸缩输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输送管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匀罐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技术提供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利用混匀罐、第一辅助罐和第二辅助罐的配合使用,使得添加剂的粉料能够经过分级混合,提高了混匀效率和混匀的效果。

17、2、本技术提供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利用辅助架、竖向阻尼杆、竖向弹簧杆和斜向弹簧杆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辅助罐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被吸收消除,避免了第一辅助罐与混匀罐之间连接构件长期受震动影响导致过度磨损,影响寿命问题。

18、3、本技术提供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利用中心搅拌杆、辅助搅拌杆和联动皮带的配合使用,使得粉料在进入混匀罐进行最终混料时,能够无死角地进行混匀工作,同时辅助搅拌杆和中心搅拌杆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混匀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分级混料单元、减震单元和高效混匀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搅拌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中心搅拌杆(11)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2)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搅拌杆(11)的底端外壁与所述联动皮带(14)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14)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辅助搅拌杆(13)的底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搅拌杆(13)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2)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混匀罐(2)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密封罩(12)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罐(2)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7)的顶部中心与所述竖向弹簧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弹簧杆(9)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罐(3)的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罐(3)的底面与所述竖向阻尼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阻尼杆(8)的底端与所述辅助架(7)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弹簧杆(10)位于所述竖向弹簧杆(9)的右侧,所述斜向弹簧杆(10)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罐(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向弹簧杆(10)的底端与所述外置固定环(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置固定环(5)的内壁与所述混匀罐(2)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罐(3)的底面与所述伸缩输送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输送管(6)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匀罐(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分级混料单元、减震单元和高效混匀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搅拌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中心搅拌杆(11)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2)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搅拌杆(11)的底端外壁与所述联动皮带(14)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14)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辅助搅拌杆(13)的底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搅拌杆(13)的底端与所述混匀罐(2)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混匀罐(2)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密封罩(12)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剂的粉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罐(2)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7)的顶部中心与所述竖向弹簧杆(9)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远杨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民丰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