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伴热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热功补偿的管道用电伴热装置。
技术介绍
1、交流电通过导体时,在导体截面上的电流密度是不一样的,接近导体表皮部分的电流密度较内部的要集中,并且随着交流电频率和导体材料的磁导率的增加,在导体截面上的电流越向导体表面集中。这种现象在电磁学上被称作“集肤效应”,人们利用这一效应设计出集肤电伴热系统对管道进行加热。
2、常规的管路集肤电伴热系统,伴热钢管本身是二线制回路的一个连续不间断整体部分,而且,管道内壁上有很大的电流密度,一旦组成集肤管电流回路的管道有大裂缝或空洞或焊接点腐蚀脱开,整个集肤电伴热二线制回路就会中断,因此。常规的集肤电伴热管路需要非常严格的伴热管道施工质量,对伴热管道材料本身也有较高的要求。
3、另外,常规的集肤电伴热系统管路因是二线制,在对需要加热/伴热的工艺管道中,遇上膨胀节、球阀或闸阀、过滤器、绝缘法兰等等异形区域部位,往往需要规避或增加辅助伴热设施,否则有可能因局部伴热功率不够致使该部位介质温度下降或冷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功补偿的管道用电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伴热装置包括加固外壳(1)、铺管装置(2)、送线装置(3)、集线装置(4)、集肤电缆(5)、驱动装置(6),所述加固外壳(1)内部安装有若干铺管装置(2),所述加固外壳(1)一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所述集肤电缆(5)两端均贯穿集线装置(4),所述集肤电缆(5)两端均安装有送线装置(3)和集线装置(4),所述集肤电缆(5)用于加热管道,所述集线装置(4)用于收集集肤电缆(5),所述送线装置(3)用于输送和回收集肤电缆(5),所述铺管装置(2)用于加热管道和使集肤电缆(5)均匀缠绕在管道上,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功补偿的管道用电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伴热装置包括加固外壳(1)、铺管装置(2)、送线装置(3)、集线装置(4)、集肤电缆(5)、驱动装置(6),所述加固外壳(1)内部安装有若干铺管装置(2),所述加固外壳(1)一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所述集肤电缆(5)两端均贯穿集线装置(4),所述集肤电缆(5)两端均安装有送线装置(3)和集线装置(4),所述集肤电缆(5)用于加热管道,所述集线装置(4)用于收集集肤电缆(5),所述送线装置(3)用于输送和回收集肤电缆(5),所述铺管装置(2)用于加热管道和使集肤电缆(5)均匀缠绕在管道上,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给铺管装置(2)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管装置(2)包括齿轮环(21)、凹槽环(22)、上握持管片(23)、伴热钢管(24)、下握持管片(25),所述上握持管片(23)和下握持管片(25)连接,所述上握持管片(23)和下握持管片(25)上均安装有伴热钢管(24),所述凹槽环(22)安装在上握持管片(23)和下握持管片(25)上,所述齿轮环(21)安装在上握持管片(23)和下握持管片(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装置(4)包括集线盒(41)、第一线盘(42)、第二线盘(43)、第一电机(44),所述第一线盘(42)底端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线盘(42)通过轴承安装在集线盒(41)内,所述第二线盘(43)底端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穿过第一线盘(42)与集线盒(4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4)安装在集线盒(41)内,所述第一电机(44)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皮带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集肤电缆(5)贯穿集线盒(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31)、传送带(32)、套杆(33)、压缩弹簧(34)、弹簧连杆(35)、送线盒(36)、第一滚轮(37)、第二滚轮(38)、第三滚轮(39),所述第二电机(31)安装在送线盒(36)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贤,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能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