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711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功率由输入轴输入,由平键带动转臂转动,由于转臂为偏心套结构,转臂在跟随输入轴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行星轮绕着内齿圈壳体的轴线作圆周平移运动,又由于第一行星轮的外齿与内齿圈壳体的内齿相啮合,第一行星轮的内齿与第二行星轮外柱面左半段的外齿相啮合,因此第二行星轮同时又绕着自身轴线作回转运动,再利用输出内齿圈将第二行星轮的回转运动通过离合结构传递给输出法兰,从而起到减速的作用。通过利用偏心套结构转臂安装第二行星轮,在将第一行星轮套设在第二行星轮上,两个行星轮采用这种套装的结构,有利于减小减速机构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1、圆柱齿轮传动用于平行轴间传动,一般传动比单级可达8,最大可达20,两级传动可达45,最大可达60,三级传动可达200,最大300。当传动比达到45以上时,这类传动机构所用齿轮体积大小相关很大,因此整体体积很大,重量大,弯矩大。锥齿轮传动用于相交轴间传动,一般传动比单级可达6,最大可达8,能实现的传动比较小。双曲面轮传动用于相交轴间传动,一般传动比单级可达8~80,但齿轮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由于轴线偏置,不平衡力矩大,用于转速较低的拖拉机的传动中。蜗杆传动用于相交轴间传动,一般传动比单级可达10,最大可达100,但传动效率低。

2、常规行星齿轮传动具备体积小、承载力大且工作平稳的特点,因此常采用行星传动装置。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7355415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通过滑移组件和二级轴结构实现多套行星轮之间切换的尺寸问题和差速问题,解决了行星轮切换无法啮合和轮齿碰撞的问题,同时取消了负载的需求,释放了电机的输入功率,保证减速机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齿圈壳体(7)、以及固定连接在内齿圈壳体(7)左端的左端盖(12)、固定连接在内齿圈壳体(7)右端的右端盖(13);还包括输入轴(1)、输出内齿圈(8)和输出法兰(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分布设置在环状体(9a)内孔中的内齿、以及设置在输出内齿圈(8)右端内孔中的内齿;还包括花键轴(11),该花键轴(11)安装设置在环状体(9a)的内孔中;花键轴(11)外周面的花键与环状体(9a)的内齿相配合传动,且花键轴(11)可沿着其轴向运动并插入至输出内齿圈(8)右端内孔中,且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齿圈壳体(7)、以及固定连接在内齿圈壳体(7)左端的左端盖(12)、固定连接在内齿圈壳体(7)右端的右端盖(13);还包括输入轴(1)、输出内齿圈(8)和输出法兰(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分布设置在环状体(9a)内孔中的内齿、以及设置在输出内齿圈(8)右端内孔中的内齿;还包括花键轴(11),该花键轴(11)安装设置在环状体(9a)的内孔中;花键轴(11)外周面的花键与环状体(9a)的内齿相配合传动,且花键轴(11)可沿着其轴向运动并插入至输出内齿圈(8)右端内孔中,且花键轴(11)外周面的花键与输出内齿圈(8)右端内孔中的内齿相配合传动;在环状体(9a)内孔中还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花键轴(11)的轴向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栓(10)和垫板(19);在所述环状体(9a)的内孔右端设置有沉孔,垫板(19)安装在该沉孔内,螺栓(10)穿过垫板(19)后与所述花键轴(11)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的左端外柱面与左端盖(12)的中心内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4);在所述输入轴(1)的左端外柱面与左端盖(12)的中心内孔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0),第一密封圈(20)位于第一轴承(14)的左侧位置处;所述输入轴(1)的右端外柱面与输出内齿圈(8)右端内孔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传动比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