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无线充电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电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尤其突出,但实际运用中常受到外部异物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导致充电效率下降、系统受损或产生安全问题。为解决这一挑战,已有一些异物检测方法,包括声波和视频图像处理等。然而,它们存在操作复杂、需额外硬件支持和成本高等问题。此外,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尚无一种综合性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技术弊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步骤1,将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金属异物靠近或远离无线充电系统,并获取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金属异物靠近或远离无线充电系统时,无线充电系统的相关电参数的数据,将对应数据存入数据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圈互感利用电感串联的特征进行测量,当原边和副边两线圈正向串联时,两线圈的电感测量值为L12=L1+L2+2M,当原边和副边两线圈反向串联时,两线圈的电感测量值为L21=L1+L2-2M,由此得出线圈互感为M=(L12-L21)/4,其中,L1为原边电感线圈的电感值,L2为副边电感线圈的电感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圈互感利用电感串联的特征进行测量,当原边和副边两线圈正向串联时,两线圈的电感测量值为l12=l1+l2+2m,当原边和副边两线圈反向串联时,两线圈的电感测量值为l21=l1+l2-2m,由此得出线圈互感为m=(l12-l21)/4,其中,l1为原边电感线圈的电感值,l2为副边电感线圈的电感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特征的无线充电系统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为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电路的原边端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原边电容c1、原边电阻r1和原边电感l1,所述原边电容c1、原边电感和l1原边电阻r1依次串联形成第一串联网络,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逆变器输出端与串联网络电连接,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电路的副边端包括副边电容c2、副边电阻r2和副边电感l2、整流桥、谐振电容cf和负载电阻rb,所述副边电容c2、副边电感l2和副边电阻r2依次串联形成第二串联网络,所述谐振电容cf和负载电阻rb并联形成谐振网络,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与第二串联网络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与谐振网络电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汪奉川,方祺凯,王泽润,叶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