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685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食用油加热或换热后进入酸反应器去除皂和磷酸,再与白土搅拌成白土浑浊油,白土浑浊油进入第一脱色塔再次混合;对食用油过滤;食用油加热后进入第一脱臭塔中脱臭后,食用油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脱色塔与活性白土混合脱色,再过滤;再换热和加热将食用油升至150℃‑180℃;食用油进入第二脱臭塔中脱臭,食用油经过换热和冷却后进行装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的食用油精炼工艺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次脱色和脱臭方法,采用精处理的酸性活性白土催化吸附,整个精炼过程无氯离子,进一步降低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属于食用油精炼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精炼,尤其涉及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均为国际公认的毒性致癌物,3-氯丙醇酯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缩水甘油酯为遗传毒性致癌物。欧盟规定了食用油脂中的缩水甘油酯的含量最高限值设定为1ppm;欧洲食品安全局将3-mcpd(3-氯丙醇酯)的每日最大摄入量(tdi)设定为每天2μg/kg体重(0.002ppm/kg体重)。由于食用油精炼的温度过高,食用油中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远远超出安全标准。在传统食用油精炼过程中,在高温和有氯离子的情况下,容易产生3-氯丙醇酯;在传统的250℃高温的脱臭工艺中,产生的缩水甘油酯一般都超过欧盟标准。

2、现有的食用油精炼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一次脱色和一次脱臭步骤,为了降低食用油中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是将待处理的食用油与白土混合后,在脱色塔中进行脱色,经过过滤后再加热到240-250℃,240-250℃的食用油再进入脱臭塔进行脱臭即完成装罐。即现有的食用油精炼工艺装置为了降低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一次脱色和一次脱臭步骤的食用油精炼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二次脱色和二次脱臭步骤,二次脱臭步骤的脱臭温度低于18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脱色和第二次脱色所用到的活性白土为精处理的活性白土,精处理的活性白土是酸性活性白土,酸性活性白土为非氯离子酸处理的膨润土或高岭土,非氯离子酸包括不含氯离子的有机强酸、无机强酸或有机弱酸...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一次脱色和一次脱臭步骤的食用油精炼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二次脱色和二次脱臭步骤,二次脱臭步骤的脱臭温度低于18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脱色和第二次脱色所用到的活性白土为精处理的活性白土,精处理的活性白土是酸性活性白土,酸性活性白土为非氯离子酸处理的膨润土或高岭土,非氯离子酸包括不含氯离子的有机强酸、无机强酸或有机弱酸。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食用油在第一次脱臭处理之前通过第一最终加热器进行加热,在第二次脱臭处理之前通过第二最终加热器进行加热;第二最终加热器通过无氯高压蒸汽将食用油加热到150℃-180℃,并往食用油中通入无氯低压蒸气,第二最终加热器具备加热和脱臭两种功能。

5.按照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脱色和第二次脱色中,活性白土与食用油的混合是直接蒸汽搅拌或机械搅拌,通过间接蒸汽加热食用油;第一次脱臭和第二次脱臭中,往食用油中通入的直接蒸汽进行汽提;直接蒸汽是低压洁净蒸汽直接与食用油混合搅拌;间接蒸汽是通过水蒸气加热食用油而不与食用油混合;蒸汽都为采用ro反渗透膜系统脱除氯离子的洁净水,洁净水再被加热成无氯水蒸汽。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利陈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立钢贝纳德工程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