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669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包括:建立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获得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剔除关联程度弱的影响因素,留取关联程度强的影响因素作为调整井储量增量的主控因素;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和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主控因素,建立调整井储量增量与主控因素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确定目标调整井的主控因素的取值,将目标调整井的主控因素的取值代入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目标调整井的储量增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不仅短时间调整井初期的生产数据,还可预测短时间调整井的储量增量,大大提高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储量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1、调整井是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的主要措施,其储量增量也是影响公司储采比、桶油dd&a等关键指标的重要因素。因此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存在井间干扰,调整井的储量增量并不等于调整井的可采储量。

2、调整井可分为投产时间长调整井(简称“长时间调整井”)和投产时间短调整井(简称“短时间调整井”)。长时间调整井目前普遍采用净增量法进行储量增量预测,即一口调整井的储量增量等于在该时间生产的所有井的可采储量减去除该调整井外其他井的可采储量,故调整井可采储量的准确预测尤为关键。常用的油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为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水驱特征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以及基于地质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和油水井生产历史精确拟合的油藏数值模拟法。

3、尽管目前长时间调整井储量增量预测方法较为成熟,但大量的生产动态也意味着预测结果的滞后性,不能对调整井储量增量进行快速预测,即使能快速预测,预测精度低,总之,现有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无法快速地为调整井的储量评估工作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无法快速地为调整井的储量评估工作提供指导。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包括

4、步骤a:建立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

5、步骤b:根据所述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获得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6、步骤c:根据所述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获得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剔除关联程度弱的影响因素,留取关联程度强的影响因素作为调整井储量增量的主控因素;

7、步骤d: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和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主控因素,建立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所述主控因素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

8、步骤e:确定目标调整井的主控因素的取值,将目标调整井的主控因素的取值代入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所述主控因素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目标调整井的储量增量。

9、优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

10、步骤a1:根据目标油藏的油藏特征、储层特征、流体特征、开发井和调整井的特征参数,建立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

11、步骤a2:选择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调整井初期产量和调整井初期含水率作为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

12、其中,对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中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按照一定的步长取值,获得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的取值,调整井初期产量的取值为前3个月产量的平均值,调整井初期含水率的取值为前3个月含水率的平均值,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的取值以及调整井初期产量的取值、调整井初期含水率的取值共同组成了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取值。

13、优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

14、步骤b1:将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取值应用到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开发井和调整井的生产动态数据;根据开发井和调整井的生产动态数据,通过净增量法得出调整井储量增量;

15、步骤b2: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取值和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得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关系;

16、其中,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调整井初期产量和调整井初期含水率,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为

17、y=f(x1,x2,x3,x4,x5,x6,x7)

18、式中,y为调整井储量增量;

19、x1为渗透率;

20、x2为原油粘度;

21、x3为油层厚度;

22、x4为井距;

23、x5为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

24、x6为调整井初期产量;

25、x7为调整井初期含水率。

26、优选地,所述步骤c包括:

27、步骤c1:将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取值进行正交试验,获得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表,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表进行多因素交叉分析,获得相互交叉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取值;

28、步骤c2:将所述相互交叉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取值应用到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开发井和调整井的生产动态数据;根据开发井和调整井的生产动态数据,通过净增量法得出调整井储量增量;

29、步骤c3:以正交试验表中调整井储量增量为参考序列,以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调整井初期产量和调整井初期含水率为比较数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调整井储量增量与调整井储量增量的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剔除关联程度弱的影响因素,留取关联程度强的影响因素作为主控因素。

30、具体地,所述灰色关联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1: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

32、以正交试验表中调整井储量增量为参考序列,以渗透率、原油粘度、油层厚度、井距、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调整井初期产量和调整井初期含水率为比较数列;

33、步骤2:对参考序列和比较数列的变量进行无量纲化;

34、步骤3:根据参考序列和比较数列,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35、步骤4:根据灰色关联系数,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

36、步骤5:根据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计算结果。

37、优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

38、步骤d1:确定关联程度弱的影响因素为井距和渗透率,将井距和渗透率剔除后,保留原油粘度、油层厚度、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调整井初期产量和调整井初期含水率作为主控因素;

39、步骤d2: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其中,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原油粘度、油层厚度、调整井初期产量、调整井初期含水率呈线性关系,调整井储量增量与调整井投产时间间隔呈二次函数关系,确定调整井储量增量与主控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多元非线性关系;

40、步骤d3:根据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和所述主控因素,建立所述调整井储量增量与所述主控因素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其表达式为:

41、nr′=a+bμo+ch+dy2+ey+fqoi+gfwi

42、式中:nr’为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色关联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

8.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调整井储量增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色关联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飞朱文浩王亚青范虎陈小龙高策胡晓庆李晨张天佑宋子怡张艺璇全一平邓秉文孟秋含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