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机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51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机结构,其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有多个磁钢,所述磁钢的厚度为h,相邻两个磁钢之间的极间弧长τ,其满足,h/τ=0.2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切向式磁路的电机输出转矩提升与齿槽转矩降低相矛盾,导致电机性能提升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1、转矩波动是永磁电机的固有特性,导致永磁伺服电机转矩波动的主要因素为齿槽转矩及纹波转矩,齿槽转矩是由定子齿与水磁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切向分量引起的。纹波转矩是指因电流和反电动势波形偏差所产生的谐波转矩,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电机的反电势畸变率。转矩波动可以引起电机抖动,产生电磁振动及噪音,影响伺服电机位置及速度的控制精度,从而影响机器人系统的指标状态。转矩波动的产生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电机的本体结构设计、电机运行方式、驱动器的设计方案及控制策略等。

2、目前,现有的伺服电机,大多采用内置切向磁钢式转子结构及12槽10极的槽极配合方式,不可避免会存在以下问题:基于切向式磁路的电机输出转矩提升与齿槽转矩降低的矛盾,使得单一提升电机输出转矩或降低齿槽转矩时,相对的齿槽转矩或电机输出转矩发生变化,电机性能提升困难。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切向式磁路的电机输出转矩提升与齿槽转矩降低相矛盾,导致电机性能提升困难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电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切向式磁路的电机输出转矩提升与齿槽转矩降低相矛盾,导致电机性能提升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机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结构,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有多个磁钢,所述磁钢的厚度为h,相邻两个磁钢之间的极间弧长τ,其满足,h/τ=0.21。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铁芯套设在定子铁芯结构内,所述定子铁芯结构包括轭部,所述轭部呈环状,沿所述轭部的周向,所述轭部的内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齿部,所述齿部的一端与所述轭部相连接,多个所述齿部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齿部与所述轭部之间围合形成有闭口槽。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齿部包括主体和连接部,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轭部相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轭部的第一侧面,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存在夹角a,其满足,130°<a<150°。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齿部朝向所述轭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沿所述轭部的轴向,所述轭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轭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沿所述轭部的轴向,所述齿部朝向所述轭部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依次连接所述齿部采用一体成型。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轭部的轴向,所述轭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齿部一一对应布置。

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h/τ=0.21时,电机齿槽转矩和输出转矩最优,使得电机输出转矩提升与齿槽转矩降低最大化兼容,提高了电机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3),所述转子铁芯(3)上设置有多个磁钢(4),所述磁钢(4)的厚度为h,相邻两个磁钢(4)之间的极间弧长τ,其满足,h/τ=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3)套设在定子铁芯结构内,所述定子铁芯结构包括轭部(1),所述轭部(1)呈环状,沿所述轭部(1)的周向,所述轭部(1)的内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齿部(2),所述齿部(2)的一端与所述轭部(1)相连接,多个所述齿部(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齿部(2)与所述轭部(1)之间围合形成有闭口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2)包括主体(9)和连接部(8),所述主体(9)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轭部(1)相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8)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8)相连接,所述连接部(8)具有朝向所述轭部(1)的第一侧面,所述主体(9)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8)的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存在夹角A,其满足,130°<A<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2)朝向所述轭部(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5),沿所述轭部(1)的轴向,所述轭部(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6),所述凸起(5)与所述凹槽(6)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部(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5),沿所述轭部(1)的轴向,所述齿部(2)朝向所述轭部(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6),所述凸起(5)与所述凹槽(6)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依次连接所述齿部(2)采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轭部(1)的轴向,所述轭部(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齿部(2)一一对应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3),所述转子铁芯(3)上设置有多个磁钢(4),所述磁钢(4)的厚度为h,相邻两个磁钢(4)之间的极间弧长τ,其满足,h/τ=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3)套设在定子铁芯结构内,所述定子铁芯结构包括轭部(1),所述轭部(1)呈环状,沿所述轭部(1)的周向,所述轭部(1)的内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齿部(2),所述齿部(2)的一端与所述轭部(1)相连接,多个所述齿部(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齿部(2)与所述轭部(1)之间围合形成有闭口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2)包括主体(9)和连接部(8),所述主体(9)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轭部(1)相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8)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8)相连接,所述连接部(8)具有朝向所述轭部(1)的第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友弟钟成堡陈飞龙谢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