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46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涉及建筑物墙面的覆盖或修饰领域,解决预制墙板安装于钢骨架外侧容易出现渗水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包括底墙、布置于底墙顶部的钢骨架,以及固定安装于钢骨架外侧的预制墙板,预制墙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一层或多层,墙板支撑件固定安装于钢骨架底部外侧并与钢骨架形成卡槽,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的下端设置向下凸出的支撑部并放置于卡槽内,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的下端设置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的上端固定于钢骨架;墙板支撑件的下方还设置泛水板,泛水板的挡水部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界超出预制墙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界。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形成钢结构的外围护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墙面的覆盖或修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的外围护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1、大型工业厂房广泛采用钢结构形式,钢骨架的外侧安装轻质的预制墙板和条窗形成外围护墙体结构。预制墙板选用岩棉复合板,形成的外围护墙体结构不仅外型美观、采光好、节能环保、耐久性强,满足消防要求,而且成本低、施工速度快。

2、诸如岩棉复合板的预制墙板在钢骨架的外侧的安装方式需要必须满足稳固性和防水性的要求。为了确保岩棉复合板的稳固,岩棉复合板上下端均固定于钢骨架,固定方式比较复杂,施工过程较为繁琐,更重要的是岩棉复合板上下固定,岩棉复合板在热胀冷作用下容易开裂,不仅损坏岩棉复合板的完整性,还容易引起渗水问题。此外,为了适应岩棉复合板的伸缩变化,岩棉复合板的水平接缝处往往不密封,水平接缝处容易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解决预制墙板安装于钢骨架外侧容易出现渗水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包括底墙、布置于底墙顶部的钢骨架,以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包括底墙(1)、布置于底墙(1)顶部的钢骨架(2),以及固定安装于钢骨架(2)外侧的预制墙板(3),预制墙板(3)沿竖直方向设置一层或多层,其特征在于:墙板支撑件(4)通过锚固件(5)固定安装于钢骨架(2)底部外侧,并且墙板支撑件(4)与钢骨架(2)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卡槽,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下端靠近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凸出的支撑部(31)并放置于墙板支撑件(4)与钢骨架(2)形成的卡槽内,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下端远离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2),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上端通过锚固件(5)固定于钢骨架(2);墙板支撑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包括底墙(1)、布置于底墙(1)顶部的钢骨架(2),以及固定安装于钢骨架(2)外侧的预制墙板(3),预制墙板(3)沿竖直方向设置一层或多层,其特征在于:墙板支撑件(4)通过锚固件(5)固定安装于钢骨架(2)底部外侧,并且墙板支撑件(4)与钢骨架(2)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卡槽,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下端靠近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凸出的支撑部(31)并放置于墙板支撑件(4)与钢骨架(2)形成的卡槽内,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下端远离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2),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上端通过锚固件(5)固定于钢骨架(2);墙板支撑件(4)的下方还设置泛水板(6),最低一层的预制墙板(3)的下端与泛水板(6)之间预留间隙,泛水板(6)包括固定部和挡水部,固定部和挡水部之间的折角为钝角,固定部固定安装于钢骨架(2)外侧与墙板支撑件(4)之间,挡水部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界超出预制墙板(3)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外围护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预制墙板(3)的上下端设置相互适配的企口结构,竖直方向相邻两层预制墙板(3)之间通过企口结构相互拼接,预制墙板(3)的上端通过锚固件(5)固定于钢骨架(2);其中,预制墙板(3)的下端靠近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凸出的支撑部(31),预制墙板(3)的下端远离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2),预制墙板(3)的上端且靠近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开口朝上的支撑凹槽(33),支撑凹槽(33)与支撑部(31)相互适配,预制墙板(3)的上端远离钢骨架(2)的一侧设置向下延伸的缺口(34),缺口(34)与延伸部(32)相互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祖发陈迪韩浩谢黎曾少彬何孟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