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6270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1)取样;2)鉴定关键分类单元;3)分离培养;4)筛选有益菌株;5)筛选候选菌株;和6)灌施,或者构建人工合成菌群后再灌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仅实施结果显示,通过微生物组学和分离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到的菌株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并在盆栽验证中平均降低了73.86%的病情指数和14.44%的病株比,而将多株有益菌混合构建合成群落,并在盆栽中施用,降低了81.60%的病情指数和33.33%的病株比,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方法,为建立配方施用生防菌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1、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栽培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茎基腐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和叶枯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其中,茎基腐病是小麦的一种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发展。小麦茎基腐病由多种镰孢属真菌(fusariumspp.)引起,是一类土传性真菌病害,可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侵染小麦。据报道,小麦茎基腐病能可造成9.5%~35%的平均作物损失,发病严重地块可减产80%以上。

3、目前,尚缺乏针对茎基腐病的高效抗病小麦品种。当前,对于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防治方法:

4、(1)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清理病残体、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以及控制氮肥施用量等措施。

5、(2)生物防治,一般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拮抗剂来杀死田间病原菌,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另一种是通过拮抗菌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其增强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但是由于生物防治花费较大,并且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并没有在社会上大范围推广。

6、(3)化学防治一般是通过药剂拌种或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和后期的喷药防治减少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防治效果较差的问题,且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亟待寻找一系列与宿主植株和谐共生的生物防治物,建立一套环境友好型的小麦茎基腐病生物防治技术。

7、cn114651625a公开了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上一茬采收结束后,选择连续晴朗天气,连根拔除所有植株,粉碎,连同恶霉灵1500液一同翻入土壤,深耕40~50cm,空置一周左右;s2、选取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进行化学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处理;s3、采用常规方式播种,控制播种深度在3cm左右;s4、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小麦抽穗扬花期分别喷施一次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壳聚糖+纳米级玉米淀粉,使得药剂可以均匀的附着在小麦茎基部、麦穗部。虽然该方法田间试验发现,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防效在87.5~91.3%之间,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但是该方法本身仍属于使用化学药剂的方式,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8、cn113508662a公开了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播种前进行化学药剂拌种或进行种子包衣;适当推迟播期,使播种后地温不高于20℃;控制小麦的播种深度及播后镇压;返青期至起身期及时进行1~2次喷药防治,喷药水量加大常规1到1.5倍,使用机械进行喷药防治,将药剂喷洒在小麦茎基腐部。同样,该该方法本身仍属于使用化学药剂的方式,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9、根际是植物、微生物和土壤互作的热点区域,植物在遭受病原胁迫时,会倾向于招募特异的有益微生物类群,重塑根区(包括根际土壤或根内生)的微生物组,从而响应病菌的侵害。目前尚缺乏对小麦根区微生物组的深入挖掘,鉴定出有利于抵抗茎基腐病的关键微生物类群。

10、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避免了化学药剂的使用,而且对于小麦茎基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方法,为建立配方施用生防菌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其中,所述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取样

5、对健康小麦根际土壤进行取样,用磷酸盐缓冲液洗脱后将其分为根际土壤样本a和根际土壤样本b,备用;

6、2)鉴定关键分类单元

7、提取根际土壤样本a中的微生物dna,进行扩增子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健康小麦生物标识物的关键分类单元;

8、3)分离培养

9、将根际土壤样本b制备成梯度稀释的土壤悬浮液,涂布于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大量未知序列和功能的菌株;

10、4)筛选有益菌株

11、将步骤3)培养的各菌株与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进行共培养,筛选能产生明显抑菌圈的有益菌株;

12、5)筛选候选菌株

13、将步骤4)中筛选出的有益菌株进行扩增测序,将扩增测序结果与步骤2)中筛选出的关键分类单元进行比对,选择近似度高的菌株作为候选菌株;

14、6)灌施

15、将各单一候选菌株用水配成菌液,灌施在小麦的茎基部。

1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结果显示,通过微生物组学和分离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到的菌株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并在盆栽验证中平均降低了73.86%的病情指数和14.44%的病株比,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方法,为建立配方施用生防菌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防治方法为:按照步骤1)-步骤5)得到候选菌株后,将各单一候选菌株等体积混合,构建人工合成菌群;再将所构建的人工合成菌群用水配成菌液,灌施在小麦的茎基部。

18、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多株单一候选菌株混合构建人工合成群落,并在盆栽中施用,降低了81.6%的病情指数和33.33%的病株比,对于小麦根基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9、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扩增子测序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法。

20、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扩增子测序为对细菌片段v3-v4区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21、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分析法。

22、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关键分类单元为通过lefse分析法进行鉴别、满足校正后的p值小于0.05,且线性矫正大小值大于3的单元。

23、本专利技术中,lefse分析法为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分析法。

24、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的扩增测序采用为对单一的菌株进行dna提取,并进行序列的测定,使用的引物为27f(agagtttgatcctggctcag)/1492r(tacggctaccttgttacgactt)。

25、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的近似度高为近似度不小于90%。

26、进一步地,步骤7)中,所述的菌液以灌根的形式接种在种有小麦的盆栽中。

27、进一步地,步骤3)中,在进行所述的培养后还包括进一步进行纯化的过程。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9、(1)本专利技术将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和传统分离培养技术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技术来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克服了传统生防菌挖掘的盲目性和效果的单一性等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方法为:按照步骤1)-步骤5)得到候选菌株后,将各单一候选菌株等体积混合,构建人工合成菌群;再将所构建的人工合成菌群用水配成菌液,灌施在小麦的茎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扩增子测序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扩增子测序为对细菌片段V3-V4区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分析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关键分类单元为通过线性LEfSe分析法进行鉴别、满足校正后的p值小于0.05,且线性矫正大小值大于3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扩增测序为对单一的菌株进行DNA提取,并进行序列的测定,使用的引物为27F(AGAGTTTGATCCTGGCTCAG)/1492R(TACGGCTACCTTGTTACGACT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近似度高为近似度不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液以灌根的形式灌施在小麦的茎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进行所述的培养后还包括进一步进行纯化的过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方法为:按照步骤1)-步骤5)得到候选菌株后,将各单一候选菌株等体积混合,构建人工合成菌群;再将所构建的人工合成菌群用水配成菌液,灌施在小麦的茎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扩增子测序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扩增子测序为对细菌片段v3-v4区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分析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才徐润来黄伟董飞王志敏张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