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596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包括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近端封堵部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扣件,远端封堵部的中部嵌装有第二扣件,且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一个缺口,近端封堵部位于主动脉真腔内,远端封堵部位于主动脉夹层假腔内,且均位于主动脉内膜的破口处,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并由远端封堵部和近端封堵部夹持在破口处并将破口封堵,且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时,两个缺口相互对齐,以避让靠近所述主动脉的分支血管,其结构简单,且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分别位于主动脉内膜破口处的内侧和外侧,并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以使得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夹合在破口处以实现对破口处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


技术介绍

1、主动脉的管壁为三层复合膜结构,分别为内膜、中膜和外膜,内膜内部对应的为主动脉真腔,主动脉内膜若破裂出现破口时,主动脉内的高速血流进入会进入到内膜和中膜之间内,将主动脉的管壁撕裂分层并在内膜和中膜之间靠近破口处形成主动脉假腔,这样易导致主动脉的管壁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既往对该病的治疗是基于长段覆膜支架对管壁破口的覆盖封堵,破口直径往往不到1cm,而覆盖这一破口所用的支架往往长达10cm甚至更长。这么长段支架的覆盖影响管壁的弹性,尤其对于临近主动脉分支血管开口附近的破口,支架的覆盖会影响分支血管的血供,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多种技术去进行分支血管的血流重建,操作复杂,且影响分支血管的远期通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封堵效果好,同时在主动脉血管内不会对主动脉血管靠近破口处的分支血管产生挤压的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所述近端封堵部(1a)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扣件(2a),所述远端封堵部(1b)的中部嵌装有第二扣件(2b),且所述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一个缺口(11),所述近端封堵部(1a)位于主动脉真腔内,所述远端封堵部(1b)位于所述主动脉夹层假腔内,且均位于所述主动脉内膜破口处,所述第一扣件(2a)和第二扣件(2b)扣接并由所述远端封堵部(1b)和近端封堵部(1a)夹持在所述破口处并将所述破口封堵,且所述第一扣件(2a)和第二扣件(2b)扣接时,两个缺口(11)相互对齐,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所述近端封堵部(1a)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扣件(2a),所述远端封堵部(1b)的中部嵌装有第二扣件(2b),且所述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一个缺口(11),所述近端封堵部(1a)位于主动脉真腔内,所述远端封堵部(1b)位于所述主动脉夹层假腔内,且均位于所述主动脉内膜破口处,所述第一扣件(2a)和第二扣件(2b)扣接并由所述远端封堵部(1b)和近端封堵部(1a)夹持在所述破口处并将所述破口封堵,且所述第一扣件(2a)和第二扣件(2b)扣接时,两个缺口(11)相互对齐,以避让靠近所述主动脉的分支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2a)、第二扣件(2b)、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均为可吸收材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丝(3)、递送管(4)和推送套(5),所述递送管(4)为可弯曲件,所述第一扣件(2a)为筒形件,其两端贯穿,所述第二扣件(2b)为筒形件,且所述递送管(4)的一端穿入至所述第二扣件(2b)内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扣件(2b)和推送套(5)均滑动套设在所述递送管(4),且所述第二扣件(2b)均位于所述第一扣件(2a)和推送套(5)之间,所述导丝(3)穿过所述递送管(4),并伸出所述第二扣件(2b)外,所述推送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卫任张宏鹏容丹葛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