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61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管道;第一旋分器,第一旋分器设置于分离管道一端,其包括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分别连通分离管道;第二旋分器,第二旋分器设置于分离管道另一端,其包括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分流翼板以及至少一个导流板,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分别连通分离通道,分流翼板连接于第二出口外围,且以第二出口为中心向外且沿物料流出方向倾斜延伸,导流板围绕分流翼板设置,其为非闭合环状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过多人工参与,使其相比于常规切削分离方式来说兼具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等显著优势,同时,其避免了元件表面出现损伤甚的问题,是一种具有广阔使用前景的新型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精密车床车削,具体指一种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超精密机床是半导体行业毫米级铜制针脚机械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加工设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铜制针脚尺寸比较小,难以在传统车床加工后直接将工件取出,通常加工后的毫米级铜针都会被切削刀具切断,与切屑混在一起后同步取出,之后通过人工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成铜针与切削的分离操作,这种分离方式效率很低,并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2、行业内目前正逐渐研发能够实现微小元件与切分分离的设备,如cn109015092a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铁质元件与切屑分离装置,其内部采用丝杆螺母和电磁托盘共同作用促使元件与切屑分离,虽然其能够提高元件分离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元件、切屑与分离装置三者之间存在相互碰撞,进而致使元件表面出现损伤甚至彻底损害,由此大大降低了元件生产良率,此外,此类设备的分离过程与元件和切削的尺寸、密度等参数密切相关,对于不同待分离元件来说,此类设备难以保持稳定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翼板与物料流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3/4圆环,所述导流板高度为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分器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分离通道,所述第一出口及所述第一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异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分器还包括集料盘,所述集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翼板与物料流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3/4圆环,所述导流板高度为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分器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分离通道,所述第一出口及所述第一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异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分器还包括集料盘,所述集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集料盘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针切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分器还包括切削传输件及切削收集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运蒋立伟张克栋乔海玉王传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