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539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定位座、定距测量带、基座、收卷盒和标记盒,基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收卷盒、以及位于收卷盒一侧的标记盒;收卷盒的内部中心转动连接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上缠绕有定距测量带;基座与定位座之间的定距测量带上套设有校直套件。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座、基座、收卷筒、定距测量带、校直套件、标记盒,解决了的传统的卷尺定距测量时操作不便、不易操控、无法快速收卷回来、苗木栽植定距时无法保证在同一直线上,以及测距和定点标记无法整合为一体设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植树造林,特别是涉及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


技术介绍

1、混交造林即指混交林,混交林是指两种以上树种所构成的林分。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林中如树种搭配适当,可提高林分的生产率和稳定性,林木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生长比较迅速,病虫害、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较轻,且能提供多种多样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防护作用较强。

2、但是混交林的培育技术比较复杂,其一要求土地条件较高;其二需要良好的树种配置,否则树种配置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三,对于树种之间的间距要求有一定的标准,否则会互相产生一定影响。

3、其中对于造林时选择的树种的间距,需要配以相关的定距工具辅助确定,但相应的定距工具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传统的定距工具多是卷尺一类,其在操作时具备很多的问题,其一,在长距离的测量时,一个人无法准确完成,不易操控;其二,在定距完成后,无法快速的收卷回来,进行下一次的定距测量使用;

5、2、在对苗木栽植前的定距而言,对于传统的定距工具,无法确保,测定点与下一个定距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及其容易造成偏差,导致最终整体全部倾斜,栽植的距离产生偏差;

6、3、在对苗木定距完成后,通常需要携带相关的标记工具,对定距点进行标记,而无法将定距和标记整合为一体,操作较为繁琐,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通过设置定位座、基座、收卷筒、定距测量带、校直套件、标记盒,解决了的传统的卷尺定距测量时操作不便、不易操控、无法快速收卷回来、苗木栽植定距时无法保证在同一直线上,以及测距和定点标记无法整合为一体设计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包括定位座、定距测量带、基座、收卷盒和标记盒,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收卷盒、以及位于收卷盒一侧的标记盒;

4、所述定位座位于基座前侧,其基座内贯通开设有朝向定位座方向的通槽;

5、所述收卷盒的内部中心转动连接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上缠绕有定距测量带;

6、所述定距测量带的另一端从收卷盒周侧贯通伸出并穿过通槽与定位座靠近基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7、在进行苗木栽植前,需要进行定距测量栽植地点,确定两树之间的间隔,此时,将定位座置于上一下需要栽种的地点,再手持基座移动至下一栽植地点,在移动过程中,收卷盒内的收卷轴表面的定距测量带放卷,使定距测量带不断的从收卷盒内导出,通过读取定距测量带表面的刻度条读数,即可确定路径长度,从而进行定距测量;

8、所述基座与定位座之间的定距测量带上套设有校直套件;在确定间距后,将定距测量带上的校直套件端部贴合于基座的前侧面,当然需要保持校直套件与定距测量带处于绷紧状态,若校直套件与基座前侧面完美贴合,则说明基座与定位座处于同一直线上,若产生一定缝隙,则说明基座与定位座为倾斜状态,此时需要调节基座的横向距离,直至校直套件与基座前侧面完美贴合,从而完成定点定距作业。

9、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且基座远离定位座的一面对称固定有手柄;

10、在确定好苗木栽植的间距后,将基座利用支撑杆暂时插接在地面上,而手柄则用于把持基座进行移动所使用。

11、进一步地,所述标记盒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下部竖直贯穿基座并伸出基座下方,所述下料斗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有阀杆,阀杆的一端贯穿伸出下料斗外,而位于下料斗内的阀杆表面固定有阀板;

12、在确定好栽植间距后,需要对该地点进行标记,而事先在标记盒内存放一定的石灰粉等标记物品,随后在该地点处,旋转阀杆,使阀板旋转,标记盒内的标记物从下料斗中落下,掉落至地面进行标记,完成定点定距作业。

13、进一步地,所述标记盒的上端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一端贯穿标记盒的一侧面,所述插槽内插接有盒盖;

14、在标记盒内放置标记物后,将盒盖插入插槽,将标记盒上部封闭,避免标记物被吹散或掺杂杂物。

15、进一步地,所述收卷盒远离标记盒的一面固定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收卷盒与其内部的收卷轴固定连接;

16、在定点定距并标记完成后,轻轻拨动定距测量带,使其带动定位座离开地面(定距测量带的强度足够),启动收卷电机,将漏出收卷盒的定距测量带收卷在收卷轴上,直至连带定位座移动到该标记地点,再进行下一次的定点测距使用。

17、进一步地,所述定距测量带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所述校直套件的尺寸大于通槽的尺寸;

18、刻度条用于方便观察距离的长度;校直套件无法进入通槽中。

1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的底部对称固定有定位插杆,在定距前,将定位座通过定位插杆简单的插入地面,无需插入过深,仅需简单保持直立即可。

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座、基座、收卷筒、定距测量带,解决了的传统的卷尺定距测量时操作不便、不易操控、无法快速收卷回来的问题;将定位座置于上一下需要栽种的地点,再手持基座移动至下一栽植地点,在移动过程中,收卷盒内的收卷轴表面的定距测量带放卷,使定距测量带不断的从收卷盒内导出,通过读取定距测量带表面的刻度条读数,即可确定路径长度,定距完成后,启动收卷电机,将漏出收卷盒的定距测量带收卷在收卷轴上,直至连带定位座在该标记地点,再进行下一次的定点测距使用,以实现单人的定点定距作业,无需旁人辅助,且操作简单,可快速收卷。

22、2、本技术通过设置校直套件,解决了苗木栽植定距时无法保证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为了确保两个标记定距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将定距测量带上的校直套件端部贴合于基座的前侧面,若校直套件与基座前侧面完美贴合,则说明基座与定位座处于同一直线上,若产生一定缝隙,则说明基座与定位座位倾斜状态,此时需要调节基座的横向距离。

23、3、本技术通过设置标记盒,解决了测距和定点标记无法整合为一体设计的问题;确定好栽植间距后,需要对该地点进行标记,而事先在标记盒内存放一定的石灰粉等标记物品,随后在该地点处,旋转阀杆,使阀板旋转,是标记盒内的标记物从下料斗中落下,掉落至地面进行标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包括定位座(1)、定距测量带(2)、基座(3)、收卷盒(4)和标记盒(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上端面固定有收卷盒(4)、以及位于收卷盒(4)一侧的标记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302),且基座(3)远离定位座(1)的一面对称固定有手柄(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盒(5)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斗(502),所述下料斗(502)下部竖直贯穿基座(3)并伸出基座(3)下方,所述下料斗(502)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有阀杆(503),阀杆(503)的一端贯穿伸出下料斗(502)外,而位于下料斗(502)内的阀杆(503)表面固定有阀板(5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盒(5)的上端开设有插槽(505),且插槽(505)一端贯穿标记盒(5)的一侧面,所述插槽(505)内插接有盒盖(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盒(4)远离标记盒(5)的一面固定有收卷电机(401),所述收卷电机(401)的输出轴贯穿收卷盒(4)与其内部的收卷轴(4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测量带(2)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201),所述校直套件(202)的尺寸大于通槽(303)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定位插杆(1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包括定位座(1)、定距测量带(2)、基座(3)、收卷盒(4)和标记盒(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上端面固定有收卷盒(4)、以及位于收卷盒(4)一侧的标记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302),且基座(3)远离定位座(1)的一面对称固定有手柄(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交造林用苗木定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盒(5)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斗(502),所述下料斗(502)下部竖直贯穿基座(3)并伸出基座(3)下方,所述下料斗(502)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有阀杆(503),阀杆(503)的一端贯穿伸出下料斗(502)外,而位于下料斗(502)内的阀杆(503)表面固定有阀板(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曹阳王福宾伦世妍陈倩郭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源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