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521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包括前后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木桩,在前排木桩和后排木桩之间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的顶高程比湖泊最高水位高0.5~0.6m,在所述沟槽的内侧满布有土工布,在所述沟槽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础防护结构和耕植土层,在所述耕植土层上种有植物,所述基础防护结构的顶高程与湖泊最高水位相同。本技术,功能性方面:该结构通过采用双排木桩和基础防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流对湖岸的冲刷;生态性和景观效果方面:该结构通过在基础防护结构上设置耕植土层,在耕植土层上种植植物,可为湖岸营造良好的生态性和景观效应。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陆湖泊护岸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1、内陆湖泊岸边修建护岸位置处的水深一般不超过2m,目前常见的护岸形式主要是抛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这两种结构,结构复杂、施工不便、造价高昂、工期较长。虽有一些内陆湖泊采用了松木桩护岸,但一般是单排的木桩护岸,不具生态性,景观效果较差。随着人们对内陆湖泊环境感观的重视,以及生态意识的提高,要求内陆湖泊的护岸不仅要具有传统护岸保护湖岸的作用,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生态性和景观价值。

2、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并兼具生态性和景观效果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并兼具生态性和景观效果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

2、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包括前后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木桩,在前排木桩和后排木桩之间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的顶高程比湖泊最高水位高0.5~0.6m,在所述沟槽的内侧满布有土工布,在所述沟槽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础防护结构和耕植土层,在所述耕植土层上种有植物,所述基础防护结构的顶高程与湖泊最高水位相同。

3、所述基础防护结构是采用砂袋码铺而成的。

4、所述砂袋是采用聚丙烯编织布缝制而成的,内部充填有砂石料,每个砂袋的重量为20~30kg。

<p>5、所述沟槽的宽度为4~6m。

6、所述前排木桩和所述后排木桩,都是采用松木桩构成的,所述松木桩顶部直径为16~18cm,底部直径为10~12cm,且设有削尖结构。

7、所述土工布为无纺土工布。

8、所述无纺土工布的规格为300g/m2~400g/m2。

9、所述耕植土层的厚度为0.5~0.6m。

10、所述植物为花卉、绿草和小型灌木中的至少一种。

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功能性方面:该结构通过采用双排木桩和基础防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流对湖岸的冲刷;生态性和景观效果方面:该结构通过在基础防护结构上设置耕植土层,在耕植土层上种植植物,可为湖岸营造良好的生态性和景观效应。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木桩,在前排木桩和后排木桩之间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的顶高程比湖泊最高水位高0.5~0.6m,在所述沟槽的内侧满布有土工布,在所述沟槽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础防护结构和耕植土层,在所述耕植土层上种有植物,所述基础防护结构的顶高程与湖泊最高水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防护结构是采用砂袋码铺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袋是采用聚丙烯编织布缝制而成的,内部充填有砂石料,每个砂袋的重量为20~3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宽度为4~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木桩和所述后排木桩,都是采用松木桩构成的,所述松木桩顶部直径为16~18cm,底部直径为10~12cm,且设有削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为无纺土工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土工布的规格为300g/m2~4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植土层的厚度为0.5~0.6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花卉、绿草和小型灌木中的至少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木桩,在前排木桩和后排木桩之间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的顶高程比湖泊最高水位高0.5~0.6m,在所述沟槽的内侧满布有土工布,在所述沟槽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础防护结构和耕植土层,在所述耕植土层上种有植物,所述基础防护结构的顶高程与湖泊最高水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防护结构是采用砂袋码铺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袋是采用聚丙烯编织布缝制而成的,内部充填有砂石料,每个砂袋的重量为20~3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陆湖泊的双排木桩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昊左志刚相如昕崔广开董浩尚志辉刘子健李晓宁刘旖萱李硕宋维敏赵靓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