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森林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竹伐后次生林恢复中林木个体死亡碳损失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1、毛竹依靠竹鞭快速的繁殖、强大的适应改造和空间拓展能力,不断向邻近森林群落扩张,改变邻近森林群落的结构和组成、降低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抑制群落自然更新、减弱生态系统功能、破坏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组成等,对其构成了巨大威胁(王秀云,宋绪忠,杨华,吴柏林,林晓越.毛竹不同扩张阶段林分的结构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1(11):39-44;王秀云,张晓红,庞春梅.天目山不同海拔毛竹伐除区群落结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1):2889-2896),为了减少或避免毛竹扩张对邻近森林群落产生的生态影响,采伐毛竹后依靠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更新森林群落,形成次生林。次生林尽管在群落结构复杂性、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与原始老龄林差距明显,但在固碳增汇、减缓气候变化与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次生林恢复过程中,林木个体死亡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它既可以影响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森林演替途径等,也可以改变生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竹伐后次生林恢复中林木个体死亡碳损失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对象木的一定半径r邻域是以对象木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区域,其中r=2.5m-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r=10m-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对象木的物种及期初胸径、树高、冠长数据,按公式(5)计算林木死亡个体的碳损失理论值Clos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木死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竹伐后次生林恢复中林木个体死亡碳损失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对象木的一定半径r邻域是以对象木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区域,其中r=2.5m-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r=10m-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云,樊民亮,杨华,宋绪忠,陈卓梅,王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