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441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平台、熔池、注液器以及提拉装置,熔池一侧设置开口槽,另一侧设置有注液孔,熔池一侧设置有注液器且与注液孔相配合,提拉装置靠近熔池一侧设置有玻璃板,通过注液器向开口槽内注入金属液体,金属液体通过流动至开口槽靠近玻璃板位置,并且在金属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会凸出开口槽侧壁,玻璃板在提拉装置的作用下,由熔池的开口下方向上方移动,玻璃板接触金属液体且金属液体贴附在玻璃板上,随着玻璃板的移动,金属液体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张金属薄膜,该装置可在普通环境下使用,只需通过向开口槽注入金属液体,提拉玻璃板,即可制备金属薄膜,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耗时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薄膜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1、有机光伏电池是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其最受关注的优点是轻、薄,以及通过溶液法实现低成本连续印刷制造的潜力。当前,有机光伏电池顶电极的主流制备方式是真空蒸镀,在进出真空腔时要经历繁琐耗时的抽放气过程,而且在制备顶电极时,操作繁琐,耗时比较长,其他用来代替真空蒸镀金属作为有机光伏电池顶电极的材料,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银纳米线、银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含有溶剂或添加剂或者需要高温退火,容易对活性层造成破坏,使得顶电极性能差。

2、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有机光伏电池顶电极通过真空蒸镀制备时,操作繁琐,耗时比较长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熔池,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所述熔池一侧设置开口槽,另一侧设置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开口槽相连通;

5、注液器,设置于所述熔池一侧,且与所述注液孔相配合;

6、提拉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熔池远离所述注液器一侧;所述提拉装置靠近熔池一侧设置有玻璃板,用于驱动所述玻璃板升降,所述提拉装置带动所述玻璃板竖向滑动,所述玻璃板与所述熔池之间存在间隙。

7、进一步的,所述熔池顶部设置有氧化层阻挡器,所述氧化层阻挡器一侧设置挡板,且位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挡板两侧壁与所述开口槽两侧壁相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底壁为自所述开口槽向所述玻璃板方向逐渐靠近所述挡板的斜面。

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底部靠近所述注液孔一侧设置圆角。

10、进一步的,所述提拉装置一侧设置有热辐射板,所述热辐射板位于所述玻璃板远离所述熔池一侧。

11、进一步的,所述热辐射板内部设置多个第一加热孔,所述第一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棒。

12、进一步的,所述提拉装置包括:

13、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表面;

14、固定槽板,设置于所述直线模组一侧,所述玻璃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槽板远离所述直线模组一侧,所述热辐射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槽板内。

15、进一步的,所述熔池内部设置多个第二加热孔,所述第二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棒。

16、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器包括:

17、注液管,设置于所述熔池远离所述提拉装置一侧,所述注液管一侧与所述注液孔相连通;

18、推进活塞,设置于所述注液管远离所述熔池一侧,用于挤压所述注液管内部的液体进入所述熔池内部;

19、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注液管一侧,用于推动所述推进活塞。

20、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管外表面设置加热装置。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平台上设置有熔池和提拉装置,熔池一侧设置开口槽,另一侧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与开口槽相连通,熔池一侧设置有注液器且与注液孔相配合,用于向开口槽内注入金属液体,提拉装置位于熔池远离注液器一侧,提拉装置靠近熔池一侧设置有玻璃板,通过注液器向开口槽内注入金属液体,金属液体通过流动至开口槽靠近玻璃板位置,金属液体继续向开口一侧流动,并且在金属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会凸出开口槽侧壁,玻璃板在提拉装置的作用下,由熔池的开口下方向上方移动,玻璃板接触金属液体且金属液体贴附在玻璃板上,随着玻璃板的移动,金属液体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张金属薄膜,该装置可在普通环境下使用,只需通过向开口槽注入金属液体,提拉玻璃板,即可制备金属薄膜,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耗时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顶部设置有氧化层阻挡器,所述氧化层阻挡器一侧设置挡板,且位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挡板两侧壁与所述开口槽两侧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底壁为自所述开口槽向所述玻璃板方向逐渐靠近所述挡板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部靠近所述注液孔一侧设置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一侧设置有热辐射板,所述热辐射板位于所述玻璃板远离所述熔池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板内部设置多个第一加热孔,所述第一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内部设置多个第二加热孔,所述第二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器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外表面设置加热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顶部设置有氧化层阻挡器,所述氧化层阻挡器一侧设置挡板,且位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挡板两侧壁与所述开口槽两侧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底壁为自所述开口槽向所述玻璃板方向逐渐靠近所述挡板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部靠近所述注液孔一侧设置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金属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一侧设置有热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博洋邓巍巍赵新彦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