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139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涉及头盔调节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拱形的调节盒,调节盒中部外表面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内环设置有一圈环形齿槽,在环形齿槽上啮合连接有操作旋钮,操作旋钮的中心设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与操作旋钮固定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自锁件,自锁件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与圈环形齿槽啮合的弹性棘齿,自锁件的后方固定有一个与两根头围带啮合实现背向移动的齿轮,在操作旋钮的内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限位杆随着操作旋钮旋转后能够控制弹性棘齿与圈环形齿槽锁紧实现自锁或分离实现开锁。本结构提高卡扣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头盔调节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防护头盔通常都带有头围松紧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常包括两条头围带,两条头围带上均设置直线型的腰型孔且两个腰型孔至少有部分是层叠重合的,一个头围带在腰型孔的上内侧壁上设置一排上齿,另一个头围带在腰型孔的下内侧壁上设置一排下齿,两个腰型孔的层叠重合部分中设置转轮,该转轮与上齿和下齿同时啮合,此时,转轮在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两条头围带就会相向运动,转轮在另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两条头围带就会背向运动,通过在两个方向转动转轮即可实现两条头围带的松紧调节。

2、但是现有的头盔调节器在调节时,调节旋钮与转轮之间采用单侧卡扣连接,导致锁紧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卡扣与齿槽分离而导致失去自锁的功能,故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解决了目前的头盔调节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自锁稳定性差、容易失去自锁功能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包括拱形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中部外表面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环设置有一圈环形齿槽,在所述环形齿槽上啮合连接有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的中心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旋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自锁件,所述自锁件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与圈环形齿槽啮合的弹性棘齿,所述自锁件的后方固定有一个与两根头围带啮合实现背向移动的齿轮,在所述操作旋钮的内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随着操作旋钮旋转后能够控制所述的弹性棘齿与圈环形齿槽锁紧实现自锁或分离实现开锁。

4、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棘齿包括棘体,在所述棘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的第二弧形槽的上方设置有与圈环形齿槽配合的卡齿,在所述棘体上还设置有对限位杆进行限位的限位齿。

5、作为优选,所述自锁件的上方为弧面结构。

6、作为优选,所述自锁件与棘体的连接处为第一弧形槽。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盒包括相互配合的调节前盖和调节后盖,所述的支撑座位于所述调节前盖的前端外表面。

8、进一步的,所述的右束带和左束带还包括环形束带以及固定件,所述环形束带的一端与齿条固定,所述环形束带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头盔主体内。

9、进一步的,在所述环形束带滑动连接在一个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座固定在头盔主体内。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盒的两端均设置有便于齿条插入的连接通槽。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操作旋钮包括旋钮外壳以及旋钮体,所述旋钮外壳与所述旋钮体扣合在一起,所述旋钮外壳内侧环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卡位槽,在所述旋钮体外环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插接在所述卡位槽内,所述的驱动杆固定在所述的旋钮体的中心位置。

12、进一步的,在所述旋钮体内还设置有两根所述的限位杆。

13、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杆一端贯穿调节盒一端后连接有限位块。

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盒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卡钩。

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技术通过顺时针旋转操作旋钮,操作旋钮带动驱动杆旋转,同步带动自锁件旋转,此时齿轮旋转带动上下两根齿条背向移动,来改变右束带和左束带之间的间距,还可以通过逆时针旋转来进行反向调节,因此本结构实现双向调节,方便用户调节。

17、本技术中所述的自锁件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棘齿实现与圈环形齿槽双卡扣配合,保证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避免自锁功能消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包括拱形的调节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中部外表面安装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内环设置有一圈环形齿槽(4),在所述环形齿槽(4)上啮合连接有操作旋钮(5),所述操作旋钮(5)的中心设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旋钮(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9)的另一端固定有自锁件(6),所述自锁件(6)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与圈环形齿槽(4)啮合的弹性棘齿(7),所述自锁件(6)的后方固定有一个与两根头围带啮合实现背向移动的齿轮(8),在所述操作旋钮(5)的内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505),所述限位杆(505)随着操作旋钮(5)旋转后能够控制所述的弹性棘齿(7)与圈环形齿槽(4)锁紧实现自锁或分离实现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棘齿(7)包括棘体(7-1),在所述棘体(7-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槽(7-2),所述的第二弧形槽(7-2)的上方设置有与圈环形齿槽(4)配合的卡齿(7-3),在所述棘体(7-1)上还设置有对限位杆(505)进行限位的限位齿(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6)的上方为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6)与棘体(7-1)的连接处为第一弧形槽(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包括相互配合的调节前盖(101)和调节后盖(102),所述的支撑座(3)位于所述调节前盖(101)的前端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的两端均设置有便于头围带插入的连接通槽(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旋钮(5)包括旋钮外壳(501)以及旋钮体(502),所述旋钮外壳(501)与所述旋钮体(502)扣合在一起,所述旋钮外壳(501)内侧环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卡位槽(503),在所述旋钮体(502)外环形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限位条(504),所述限位条(504)插接在所述卡位槽(503)内,所述的驱动杆(9)固定在所述的旋钮体(502)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钮体(502)内还设置有所述的两根限位杆(5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杆(9)一端贯穿调节盒(1)一端后连接有限位块(6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卡钩(1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包括拱形的调节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中部外表面安装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内环设置有一圈环形齿槽(4),在所述环形齿槽(4)上啮合连接有操作旋钮(5),所述操作旋钮(5)的中心设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旋钮(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9)的另一端固定有自锁件(6),所述自锁件(6)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与圈环形齿槽(4)啮合的弹性棘齿(7),所述自锁件(6)的后方固定有一个与两根头围带啮合实现背向移动的齿轮(8),在所述操作旋钮(5)的内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505),所述限位杆(505)随着操作旋钮(5)旋转后能够控制所述的弹性棘齿(7)与圈环形齿槽(4)锁紧实现自锁或分离实现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棘齿(7)包括棘体(7-1),在所述棘体(7-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槽(7-2),所述的第二弧形槽(7-2)的上方设置有与圈环形齿槽(4)配合的卡齿(7-3),在所述棘体(7-1)上还设置有对限位杆(505)进行限位的限位齿(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6)的上方为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头盔调节器的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6)与棘体(7-1)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元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永辉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