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12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包括:支撑机构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抓握机构;所述抓握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抓握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抓握组件。通过上述器械能够实现同时进行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


技术介绍

1、吊杆是一种很常见的体育健身器材,它可以锻炼上肢和腰腹力量。身体的协调性是人体维持站立、行走以及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的重要保障。身体的臂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的训练都需要借助不同的训练器械来进行,各个训练器械之间相互独立,不能同时进行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锻炼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用于解决现有训练器械不能同时进行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训练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提出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包括:支撑机构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抓握机构;所述抓握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抓握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抓握组件。

4、进一步的,转动座、两个横杆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握杆;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另一侧,多个所述握杆连接于所述横杆,且多个所述握杆相互平行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抓握机构还包括:第二抓握组件;所述第二抓握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握组件与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结构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和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的间距为120cm,所述握杆的长度为60cm,相邻所述握杆的间距为22cm。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横梁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两侧的立柱,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横梁,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横梁。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首端,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尾端。

9、进一步的,位于首端的所述抓握机构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首端的所述第二横梁的间距为150cm,位于尾端的所述抓握机构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末端的所述第二横梁的间距为150cm。

10、进一步的,所述抓握机构还包括:两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首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末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其中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在所述支撑杆上移动,另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抓握组件在所述支撑杆上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首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未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其中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抓握组件的所述转动座两侧抵接,另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的所述转动座两侧抵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为600cm,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为300cm。

13、本技术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同时锻炼身体的臂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抓握机构;所述抓握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抓握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抓握组件,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包括:转动座、两个横杆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握杆;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另一侧,多个所述握杆连接于所述横杆,且多个所述握杆相互平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机构还包括:第二抓握组件;所述第二抓握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握组件与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和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的间距为120CM,所述握杆的长度为60CM,相邻所述握杆的间距为22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横梁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两侧的立柱,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横梁,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首端,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尾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位于首端的所述抓握机构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首端的所述第二横梁的间距为150CM,位于尾端的所述抓握机构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末端的所述第二横梁的间距为15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机构还包括:两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首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末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其中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在所述支撑杆上移动,另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抓握组件在所述支撑杆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首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未端的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其中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抓握组件的所述转动座两侧抵接,另一组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的所述转动座两侧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为600CM,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为300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抓握机构;所述抓握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抓握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抓握组件,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包括:转动座、两个横杆及多个前后排列的握杆;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另一侧,多个所述握杆连接于所述横杆,且多个所述握杆相互平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机构还包括:第二抓握组件;所述第二抓握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握组件与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握组件和所述第二抓握组件的间距为120cm,所述握杆的长度为60cm,相邻所述握杆的间距为22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横梁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两侧的立柱,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横梁,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锻炼身体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康路宽易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体德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