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402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体;所述处理池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覆盖层、一次散水层、第一滤层、二次散水层、第二滤层、三次散水层和集水层;所述第一滤层包括若干过滤单元和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安装在处理池体内,若干所述过滤单元并列可拆卸安装在放置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过滤单元和放置架,当最上层的过滤层堵塞时,可以将过滤单元抽出,进行更换,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这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而且导致水质性缺水,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耗资巨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在中心城市发挥重要作用,但污水收集处理不仅成本高,而且许多城区存在污水管网不全、污水和雨水混排等问题,给污水的收集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2、在广阔的农村、乡镇和度假村等较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耗资之巨大,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而这些排污点往往分布在城市的水源地。因此,大力研究开发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的污水现场处理技术对于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污水的现场处理有利于中水回用,符合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众多的污水现场处理方法中,污水土地处理在降低处理成本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污水土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水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系统和地下渗滤等五种类型。在这些方法中,地下渗滤系统不会影响地表的环境和景观,可建于城区和生活小区,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3、然而,传统的地下渗滤系统具有多层过滤层,最上层的过滤层先过滤掉污水中较大一部分杂质,因此,最上层的过滤层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整体拆开进行清理更换,导致最上层过滤层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若干过滤单元和放置架,当最上层的过滤层堵塞时,可以将过滤单元抽出,进行更换,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体;所述处理池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覆盖层、一次散水层、第一滤层、二次散水层、第二滤层、三次散水层和集水层;

3、所述第一滤层包括若干过滤单元和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安装在处理池体内,若干所述过滤单元并列可拆卸安装在放置架内。

4、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存放盒和填充在存放盒内的吸附过滤填料,所述存放盒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吸附过滤填料的粒径,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块,两个所述间隔块之间的间距与存放盒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处理池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存放盒配合的配合孔,所述存放盒穿过所述配合孔进入到放置架内。

5、优选的,所述存放盒内设置有高度标记板,所述吸附过滤填料上部与高度标记板平齐。

6、优选的,所述存放盒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高度大于吸附过滤填料的高度。

7、优选的,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提醒装置,当溢流口处有水流流过时水流驱动所述提醒装置发出提醒声音。

8、优选的,所述提醒装置包括转轴、铃铛和若干叶片,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溢流口处,若干所述叶片间隔轴向安装在转轴的外圆周面上,所述铃铛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

9、优选的,所述存放盒上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盖合在所述提醒装置的上部。

10、优选的,所述存放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配合板一和配合板二,相邻两个存放盒的配合板一和配合板二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吸附过滤填料为河沙、碳酸钙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12、优选的,所述覆盖层为硬化地面、旱地、浮土或者是绿地。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过滤单元和放置架,当最上层的过滤层堵塞时,可以将过滤单元抽出,进行更换,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覆盖层(2)、一次散水层(3)、第一滤层、二次散水层(8)、第二滤层(7)、三次散水层(6)和集水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存放盒(9)和填充在存放盒(9)内的吸附过滤填料(10),所述存放盒(9)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直径小于吸附过滤填料(10)的粒径,所述放置架(4)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块(21),两个所述间隔块(21)之间的间距与存放盒(9)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处理池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存放盒(9)配合的配合孔,所述存放盒(9)穿过所述配合孔进入到放置架(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9)内设置有高度标记板(12),所述吸附过滤填料(10)上部与高度标记板(12)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9)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上设置有溢流口(16),所述溢流口(16)的高度大于吸附过滤填料(10)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6)处设置有提醒装置,当溢流口(16)处有水流流过时水流驱动所述提醒装置发出提醒声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装置包括转轴(18)、铃铛(15)和若干叶片(19),所述转轴(18)可转动安装在溢流口(16)处,若干所述叶片(19)间隔轴向安装在转轴(18)的外圆周面上,所述铃铛(15)设置在所述转轴(18)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9)上设置有外罩(20),所述外罩(20)盖合在所述提醒装置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配合板一(13)和配合板二(14),相邻两个存放盒(9)的配合板一(13)和配合板二(14)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填料(10)为河沙、碳酸钙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2)为硬化地面、旱地、浮土或者是绿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覆盖层(2)、一次散水层(3)、第一滤层、二次散水层(8)、第二滤层(7)、三次散水层(6)和集水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存放盒(9)和填充在存放盒(9)内的吸附过滤填料(10),所述存放盒(9)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直径小于吸附过滤填料(10)的粒径,所述放置架(4)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块(21),两个所述间隔块(21)之间的间距与存放盒(9)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处理池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存放盒(9)配合的配合孔,所述存放盒(9)穿过所述配合孔进入到放置架(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9)内设置有高度标记板(12),所述吸附过滤填料(10)上部与高度标记板(12)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9)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上设置有溢流口(16),所述溢流口(16)的高度大于吸附过滤填料(10)的高度。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灏李雨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竞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