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85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具体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包括船本体,船本体包括第一支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预警系统,船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调节部一,船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调节部二,支撑调节部一与用于离地调节的拉动组件连接,支撑调节部二与用于其高度调节的吊起结构连接;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地面行走和增加稳定性的行走结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能够同时提高无人船的运输空间和船身稳定性,并增加移动便捷性,在实现气象预警的同时,还具有多功能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船,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


技术介绍

1、现代航海业与海洋行业的发展受到自然界及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复杂多变的海洋气象对船舶海上航行及海上工作者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减少海上伤亡、消除潜在隐患,及时掌握海上第一时间海况气象信息,完善健全海上预警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2、目前,无人预警船在海上的气象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搭载着气象仪对海面进行监测,实现预警的目的。然而在无人预警船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技术问题:

3、(1)无人船的船身与浮筒大多是集成在一起的,浮筒的存在导致无人船在运输过程中,占用了很大的运输空间,运输成本高;

4、(2)传统的无人船采用浮筒结构,而浮筒在海面上的稳定性较差,在较大风浪的作用下,容易导致船体的稳定性较差;

5、(3)无人船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多人搬运,陆地移动不便捷。

6、因此,如何同时提高无人船的运输空间和船身稳定性,并增加移动的便捷性,本方案提出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解决了如何同时提高无人船的运输空间和船身稳定性,并增加移动便捷性的技术问题,在实现气象预警的同时,还具有多功能的机械性能。

2、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包括船本体,所述船本体包括第一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预警系统,所述船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运输空间和稳定性的支撑调节部一,所述船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稳定性和隔挡物体的支撑调节部二,所述支撑调节部一与用于离地调节的拉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调节部二与用于其高度调节的吊起结构连接;

3、所述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地面行走和增加稳定性的行走结构。

4、所述支撑调节部一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平行的第二气囊、通过固定架与第二气囊连接的支撑板、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的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部位,所述固定架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上。

5、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支撑调节部一进行定位的限位结构一;

6、所述限位结构一包括立架、竖直固定在所述立架上的限位筒一、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一中的齿杆一、固定在所述齿杆一外端的齿块一、与所述齿块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的一端;

7、所述限位筒一中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齿杆一高度的升降调节结构。

8、所述升降调节结构包括螺纹柱、固定在所述螺纹柱一端的挡片、靠近所述齿杆一内端设置的通孔,所述螺纹柱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筒一和所述齿杆一的端部并伸入到通孔中,所述挡片嵌设在所述通孔中。

9、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拉动组件连接;

10、所述拉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端的绳座、一端与所述绳座连接的第一拉绳、与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连接的水平转轴、同轴固定在所述水平转轴一端的齿轮二、与所述齿轮二连接的限位结构二,所述水平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柱上;

11、所述限位结构二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限位筒二、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二中的齿杆二、固定在所述齿杆二外端的齿块二、与所述齿块二啮合连接的齿轮二,所述限位筒二的外侧设置长条通孔,一端与所述齿杆二连接的移动柱其另一端伸出所述长条通孔的外部。

12、所述支撑调节部二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气囊布置的第三气囊、连接在所述第三气囊上的第二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的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13、所述吊起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杆二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拉绳、与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连接的转柱、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柱顶端的转板、穿过所述转板的定位销,所述转柱的底端穿过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柱上,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水平板设置。

14、所述行走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转动轴、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定位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的l型杆一、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筒顶端的l型杆二,相邻的两个所述l型杆一呈中心对称分布;

15、所述l型杆一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l型杆二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

16、本专利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7、(1)本方案中设置支撑调节部一,具有如下的几点技术效果:

18、一是设置有支撑板,可以将一定数量的物体固定在支撑板上,即除了在船本体上放置物品外,还可以在两侧的支撑调节部一上放置物品,有助于增加运输空间;

19、二是由于连杆一与第一支架是铰接连接,在海浪的作用下,支撑调节部一整体可以绕着船本体做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无人预警船整体分散受力,起到对船本体缓冲的效果,提升了船本体的稳定性;

20、三是由于连杆一可以转动一定角度,因此当在地面上移动无人预警船时,使得支撑调节部一离地操作,只需要对船本体移动即可,简便了操作;

21、(2)设置有支撑调节部二,具有如下的几点技术效果:

22、一是当在不稳定的海面上工作时,第三气囊与海面接触,由于连杆二的外端能够上下转动,使得无人预警船整体分散受力,起到对船本体缓冲的效果,提升了船本体的稳定性;

23、二是无人预警船在海面上行驶时,利用吊起结构,使得第三气囊离开海面并悬空设置,避免行驶的阻力过大,此时,在无人预警船的前后侧均具有第三气囊,第三气囊还起到前后挡的效果,有助于对船上的物品进行限位,提升了行驶的安全性;

24、(3)设置有行走结构,具有如下的几点技术效果:

25、一是当无人预警船在地面上行驶时,将支撑调节部一和支撑调节部二离地操作,此时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人们推动无人预警船整体即可,省时省力,单个人便可以轻易实现;

26、二是当无人预警船在海面中时,l型杆一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由于l型杆一的重心相对转动轴的中心而言偏心,因此,当无人预警船在海面中偏转时,l型杆一具有纠偏的作用效果,进而保证无人预警船行驶的平稳性;

27、(4)设置拉动组件和吊起结构,能够分别对支撑调节部一和支撑调节部二的位置进行调节,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而定,方便快捷;

28、其中,拉动组件中的第一拉绳横跨无人预警船,有助于压在物品上,对物品进行绷紧固定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包括船本体,所述船本体包括第一支架(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囊(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的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运输空间和稳定性的支撑调节部一,所述船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稳定性和隔挡物体的支撑调节部二,所述支撑调节部一与用于离地调节的拉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调节部二与用于其高度调节的吊起结构(11)连接;所述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地面行走和增加稳定性的行走结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部一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1)平行的第二气囊(3)、通过固定架与第二气囊(3)连接的支撑板(6)、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两侧的连杆一(4),所述连杆一(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连杆一(4)的另一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的外侧部位,所述固定架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支撑调节部一进行定位的限位结构一(9);所述限位结构一(9)包括立架(8)、竖直固定在所述立架(8)上的限位筒一(94)、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一(94)中的齿杆一(93)、固定在所述齿杆一(93)外端的齿块一、与所述齿块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一(91),所述齿轮一(91)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的一端;所述限位筒一(94)中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齿杆一(93)高度的升降调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结构包括螺纹柱(95)、固定在所述螺纹柱(95)一端的挡片(951)、靠近所述齿杆一(93)内端设置的通孔(931),所述螺纹柱(95)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筒一(94)和所述齿杆一(93)的端部并伸入到通孔(931)中,所述挡片(951)嵌设在所述通孔(93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一端与拉动组件连接;所述拉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一端的绳座(5)、一端与所述绳座(5)连接的第一拉绳(7)、与所述第一拉绳(7)另一端连接的水平转轴(72)、同轴固定在所述水平转轴(72)一端的齿轮二(121)、与所述齿轮二(121)连接的限位结构二(12),所述水平转轴(7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柱(71)上;所述限位结构二(12)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柱(71)上的限位筒二(123)、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二(123)中的齿杆二(122)、固定在所述齿杆二(122)外端的齿块二、与所述齿块二啮合连接的齿轮二(121),所述限位筒二(123)的外侧设置长条通孔(931),一端与所述齿杆二(122)连接的移动柱(124)其另一端伸出所述长条通孔(93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部二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气囊(1)布置的第三气囊(13)、连接在所述第三气囊(13)上的第二支架(10)、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0)连接的连杆二(111),所述连杆二(111)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起结构(11)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杆二(111)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拉绳(112)、与所述第二拉绳(112)另一端连接的转柱、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柱顶端的转板(114)、穿过所述转板(114)的定位销(115),所述转柱的底端穿过水平板(113),所述水平板(1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柱(71)上,所述定位销(115)穿过所述水平板(11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结构(15)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下方的转动轴(155)、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轴(155)上的定位筒(153)、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筒(153)内的L型杆一(152)、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筒(153)顶端的L型杆二(156),相邻的两个所述L型杆一(152)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L型杆一(152)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51),所述L型杆二(156)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架(2)的下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包括船本体,所述船本体包括第一支架(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囊(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的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运输空间和稳定性的支撑调节部一,所述船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稳定性和隔挡物体的支撑调节部二,所述支撑调节部一与用于离地调节的拉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调节部二与用于其高度调节的吊起结构(11)连接;所述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地面行走和增加稳定性的行走结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部一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1)平行的第二气囊(3)、通过固定架与第二气囊(3)连接的支撑板(6)、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两侧的连杆一(4),所述连杆一(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连杆一(4)的另一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的外侧部位,所述固定架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支撑调节部一进行定位的限位结构一(9);所述限位结构一(9)包括立架(8)、竖直固定在所述立架(8)上的限位筒一(94)、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一(94)中的齿杆一(93)、固定在所述齿杆一(93)外端的齿块一、与所述齿块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一(91),所述齿轮一(91)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的一端;所述限位筒一(94)中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齿杆一(93)高度的升降调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结构包括螺纹柱(95)、固定在所述螺纹柱(95)一端的挡片(951)、靠近所述齿杆一(93)内端设置的通孔(931),所述螺纹柱(95)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筒一(94)和所述齿杆一(93)的端部并伸入到通孔(931)中,所述挡片(951)嵌设在所述通孔(93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一端与拉动组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玲孙鹏飞时春晓题广亮潘肖燕杜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丰海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