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79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水箱,设置于储能系统的外侧,用于容置冷却液;进水管路,用于将水箱中的冷却液传输至各电池下方的冷却板中,冷却板中的冷却液用于吸收电池的热量;冷却装置,用于将吸收电池的热量之后的冷却液冷却后流入水箱;出水管路,用于将吸收电池的热量之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冷却装置,与进水管路的传输状态相同;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冷却板中的冷却液的第一参数信息和水箱中的冷却液的第二参数信息,控制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传输状态。降低了储能系统中各电池之间的温度差异,减少了外部环境的波动对储能系统中电池运行的内部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液冷散热由于其换热效率、集成度高等优势,成为储能热管理系统主流方式。但由于液冷机含有传统空调系统压缩机等装置,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运行提供强制制冷时,会消耗大量能量。

2、取消空调系统逐渐成为提升系统综合效率、降低二次能耗的成为下一代储能产品研发方向,无空调储能系统解决电池运行产热主要手段为加强空气对流换热和耐高温电池相结合。采用空气对流换热时,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存在双向热交换路径,外部环境温度高于内部环境温度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散热效果,外部环境温度低于储能系统中电池运行的下限温度时,维持电池运行在目标温度需要更大的加热功率,同时强制的对流换热使得处于风道下游的电芯的温度更高,储能系统内部温度不一致性会更大,使得储能系统中的电池成组一致性下降,影响储能系统的综合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外部环境波动对储能系统内部电池运行环境的影响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由相变材料制成,吸收所述电池的热量之后的冷却液由液态转换成气液混合态的冷却液,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将气液混合态的冷却液转换成液态的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由相变材料制成,吸收所述电池的热量之后的冷却液由液态转换成气液混合态的冷却液,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将气液混合态的冷却液转换成液态的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比较所述冷却板中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和所述水箱中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控制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处于液体流动的传输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控制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处于液体静置的传输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比较所述冷却板中的冷却液的第一压强和所述水箱中的冷却液的第二压强,并在所述第一压强大于所述第二压强时,控制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处于液体流动的传输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压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压强时,控制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处于液体静置的传输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冷却板中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和第一压强信息,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水箱中的冷却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强盛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