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769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包括沿路缘石滑动的移动机构、与路缘石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滑板,所述滑板与移动机构连接固定,所述滑板与路缘石之间区域为浇筑区,滑板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固定,便于工人将浇筑的混凝土砌抹成形,而后在滑板所在浇筑区内混凝土浇筑砌抹完成后,驱动移动机构以带动滑板沿路缘石滑动,形成新的空白的浇筑区,再次施工,由此避免了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


技术介绍

1、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分隔人行道与路面,或分隔绿化带和道路。在道路建设中,路缘石的两侧都需要有固定,其中一侧由道路地基浇筑和路面浇筑提供固定,而远离路面的一侧则需要另外浇筑混凝土靠背来固定。

2、当前混凝土靠背浇筑是在与路缘石间隔一段距离的地面固定模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利于模具对未凝固的混凝土进行定形,等到混凝土凝固合格后拆除模具。

3、但由于道路长度长,对于的路缘石以及路缘石靠背长度以百米、千米为记,导致模具用量多,安装和拆卸的用工也多,较大的造成了工程施工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路缘石靠背的模具安装和拆卸的用工,本申请的提供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

2、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包括沿路缘石滑动的移动机构、与路缘石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滑板,所述滑板与移动机构连接固定,所述滑板与路缘石之间区域为浇筑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固定,便于工人将浇筑的混凝土砌抹成形,而后在滑板所在浇筑区内混凝土浇筑砌抹完成后,驱动移动机构以带动滑板沿路缘石滑动,形成新的空白的浇筑区,再次施工,由此避免了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

5、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抵压于路缘石上表面的移动辊,所述移动辊的滚动方向与路缘石平行。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滚动的移动辊作为滑模装置移动时的承重部件,减少滑模装置移动时所受摩擦力,使移动更为方便。

7、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辊数量至少为二。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模装置移动时支撑点数量至少为二,使滑模装置移动时更为稳定,避免移动过程中滑板发生基于移动方向的前后摆动影响浇筑区内已砌抹好的混凝土。

9、可选的:所述滑模装置的重心落于移动辊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装置位于路缘石两侧的重量设计平衡,避免滑模装置移动过程中发生基于移动方向的左右摆动影响浇筑区内已砌抹好的混凝土。

11、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水平方向抵接路缘石侧面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和滑板分别位于路缘石的两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模装置移动时,导向件抵压路缘石,防止滑模装置发生由导向件向滑板方向的振动,同时滑板受已浇筑砌抹好的混凝土支撑,防止滑模装置发生由滑板向导向件方向的振动,由此对滑模装置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提升滑模装置移动的稳定性,保护已浇筑混凝土浇筑外形完整性。

13、可选的:所述滑板竖直,且滑板的两端水平方向的厚度越靠近端部越窄。

14、由于路缘石铺设位置,路缘石靠背浇筑位置一侧多为泥地、砂石地等不平整地面,在施工前会提前开挖或清理,但受成本和时效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有碎石、泥块、沙土等堆砌形成的高低落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的两端成尖锐状,在滑板移动过程中将沿前进方向而来的碎石、泥块、沙土等分开或推开,减少滑板移动阻力,并且防止滑板顶在碎石、泥块、沙土等而跳起或翘起,保护滑模装置移动时的平稳性和已浇筑混凝土浇筑外形完整性。

15、可选的:所述滑板上边沿背向路缘石的一侧连接有垫抹沿,所述垫抹沿的上表面与滑板的上边端面齐平。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滑板为推开前进方向的砂石等,其厚度较薄,在滑板上边沿增设垫抹沿,便于工人用抹刀对推、抹浇筑混凝土的上表面,方便施工,提高工程效率。

17、可选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至少包括调节固定滑板竖直高度的高度组件、调节浇筑区宽度间距的宽度组件中的一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路缘石以及道路对路缘石靠背的高度、宽度有不同的要求,通过高度组件和/或宽度组件可对浇筑区的高度/宽度进行调整,以适用不同要求的路缘石靠背浇筑施工。

19、可选的:还包括倾斜的投料板,所述投料板下边沿位于所述浇筑区正上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较大的路缘石靠背其宽度也仅为20cm,故浇筑区的宽度较窄,直接浇筑对准难度较大;增设投料板,混凝土浇筑时对准投料板浇筑,混凝土沿投料板流入浇筑区内,浇筑更为精准和方便,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混凝土浪费。

21、可选的:所述投料板两侧边的下端设置有上翻的防漏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混凝土从投料板的两侧漏出,避免混凝土浇筑到之前已砌抹好的区域上,保护已浇筑混凝土浇筑外形完整性。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 本申请的滑模装置以可移动的滑板与路缘石侧面组成浇筑区,供混凝土浇筑、砌抹定形,而后驱动移动机构以带动滑板沿路缘石滑动,形成新的空白的浇筑区,再次施工,由此避免了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

25、2. 以多个移动辊作为支撑移动滑模装置,导向机构辅助导向,调整滑模装置重心落于路缘石上,并以设计尖状设置的滑板两端,使本申请的滑模装置移动稳定平稳,保护已浇筑混凝土浇筑外形完整性;

26、3. 本申请中还设置有投料板方便混凝土浇筑,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路缘石(6)滑动的移动机构(1)、与路缘石(6)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滑板(3),所述滑板(3)与移动机构(1)连接固定,所述滑板(3)与路缘石(6)之间区域为浇筑区(7);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抵压于路缘石(6)上表面的移动辊(11),所述移动辊(11)的滚动方向与路缘石(6)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移动辊(11)数量至少为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装置的重心落于移动辊(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还包括导向组件(13),所述导向组件(13)包括水平方向抵接路缘石(6)侧面的导向件(131),所述导向件(131)和滑板(3)分别位于路缘石(6)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竖直,且滑板(3)的两端水平方向的厚度越靠近端部越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上边沿背向路缘石(6)的一侧连接有垫抹沿(4),所述垫抹沿(4)的上表面与滑板(3)的上边端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至少包括调节固定滑板(3)竖直高度的高度组件(22)、调节浇筑区(7)宽度间距的宽度组件(21)中的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倾斜的投料板(5),所述投料板(5)下边沿位于所述浇筑区(7)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板(5)两侧边的下端设置有上翻的防漏沿(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路缘石(6)滑动的移动机构(1)、与路缘石(6)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滑板(3),所述滑板(3)与移动机构(1)连接固定,所述滑板(3)与路缘石(6)之间区域为浇筑区(7);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抵压于路缘石(6)上表面的移动辊(11),所述移动辊(11)的滚动方向与路缘石(6)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移动辊(11)数量至少为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装置的重心落于移动辊(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靠背的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还包括导向组件(13),所述导向组件(13)包括水平方向抵接路缘石(6)侧面的导向件(131),所述导向件(131)和滑板(3)分别位于路缘石(6)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孝范小光李杨魏亚辉杨凯冀翔宋宇豪盛习武陈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