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71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发酵池主体,所述发酵池主体呈圆形池状结构,顶部密封,内部通过隔墙分隔成由外围呈涡流状向中部流通的涡流通道,且发酵池主体整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发酵池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与涡流通道外围初始端竖直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与涡流通道中部末端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沼气出口,所述发酵池主体的外壁内嵌安装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为多个且分散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全地埋在地下且由混凝土砌成,其保温性好,维持发酵池中温发酵、能耗低;进料方便快捷,降低进料运行成本,降低投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特别涉及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


技术介绍

1、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沼气;沼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

2、目前沼气发酵作为能源以成为规模化产业,现有沼气发酵池施工方式一般为备料、放线、池坑开挖、混凝土浇筑砌筑出料通道、池盖施工、池底施工等流程,形成大型池体结构用于沼气发酵,而池体为单一大池结构,物料全部堆积在池中进行发酵,存在物料流动性差、易堆积在入料口区域,设置进料辅助设备其投资运行成本高;并且物料大量静态堆积在沼气池中,不利于沼气析出,单位物料产气量交底;并且出料口多设置在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而大批量物料堆积在池中,旧料出料时会带动部分新料一同排出,降低物料在池中停留时间,造成原料浪费。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包括发酵池主体,所述发酵池主体呈圆形池状结构,顶部密封,内部通过隔墙分隔成由外围呈涡流状向中部流通的涡流通道,且发酵池主体整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发酵池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与涡流通道外围初始端竖直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与涡流通道中部末端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沼气出口,所述发酵池主体的外壁内嵌安装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为多个且分散布置,所述第一搅拌器采用螺旋搅拌器,搅拌部分位于发酵池主体的内部,且螺旋输送方向沿涡流通道输送方向布置。

3、可选的,所述发酵池主体包括圆形地面、外环、内环、中柱、第一连墙、第二连墙和顶盖,所述外环、内环、中柱、第一连墙和第二连墙均堆砌在圆形地面的上部,所述外环、内环和中柱由外至内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之间留有通道,所述内环呈四分之三圆形结构,所述内环的一端通过第一连墙与外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墙与中柱连接,形成涡流通道,所述顶盖呈中部上凸盖状结构,密封设在外环的顶部。

4、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监测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和调节单元均与控制器电连。

5、可选的,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且均与发酵池主体的内腔连通。

6、可选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加热水箱、水泵、升温管道、加湿管道和第一泄压阀,所述水泵设置为两个,输入端与加热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升温管道和加湿管道均铺设在发酵池主体的顶部,输出端均设置若干个贯穿发酵池主体至其内部且沿涡流通道分散布置,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泄压阀的输入端贯穿发酵池主体的顶部与其内腔连通。

7、可选的,所述加热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器、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侧壁开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泄压阀。

8、可选的,所述升温管道和加湿管道的若干个输出端均设有接口,所述升温管道的接口连接有短管,所述加湿管道的接口连接有雾化喷头。

9、可选的,所述发酵池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与出料口竖直对应的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和搅拌叶组,且依次同轴连接,所述搅拌叶组位于发酵池主体的内部,所述搅拌叶组包括连接座和叶片,所述叶片设置为多个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分散设置。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螺旋搅拌杆、密封机构、第一联轴器和第一电机,依次同轴法兰连接,所述螺旋搅拌杆位于发酵池主体的内部,所述密封机构浇筑在发酵池主体的外壁内,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外壳、橡胶密封圈和石墨盘根密封,所述螺旋搅拌杆的端部同轴贯穿外壳与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圈设置为多个填充在外壳与螺旋搅拌杆之间且靠近螺旋搅拌杆设置,所述石墨盘根密封密封填充在外壳与螺旋搅拌杆之间靠近第一联轴器的一侧。

11、可选的,所述发酵池主体的底部设有转存池,并与出料口竖直对应且连通,所述转存池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杆送料机,所述第一螺杆送料机的输入端与转存池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螺杆送料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杆送料机。

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专利技术全地埋在地下且由混凝土砌成,其保温性好,维持发酵池中温发酵、能耗低;进料方便快捷,降低进料运行成本,降低投资运行成本;

14、2、本专利技术发酵池主体形成涡流式设计,占地面积小,且防止物料短流造成物料发酵不充分,防止物料欠流,达到新物料推动物料朝一个方向流动,提升物料在发酵池中停留时间,达到应产尽产沼气,保证资源不浪费,提高单位物料产气量;

15、3、本专利技术发酵池主体配合采用螺旋搅拌器的第一搅拌器,螺旋搅拌实现在外力推动下物料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并且翻滚物料达到搅拌目的,有利于沼气析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主体(1),所述发酵池主体(1)呈圆形池状结构,顶部密封,内部通过隔墙分隔成由外围呈涡流状向中部流通的涡流通道,且发酵池主体(1)整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与涡流通道外围初始端竖直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与涡流通道中部末端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沼气出口(5),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外壁内嵌安装有第一搅拌器(4),所述第一搅拌器(4)设置为多个且分散布置,所述第一搅拌器(4)采用螺旋搅拌器,搅拌部分位于发酵池主体(1)的内部,且螺旋输送方向沿涡流通道输送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主体(1)包括圆形地面(101)、外环(102)、内环(103)、中柱(104)、第一连墙(105)、第二连墙(106)和顶盖,所述外环(102)、内环(103)、中柱(104)、第一连墙(105)和第二连墙(106)均堆砌在圆形地面(101)的上部,所述外环(102)、内环(103)和中柱(104)由外至内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之间留有通道,所述内环(103)呈四分之三圆形结构,所述内环(10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墙(105)与外环(10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墙(106)与中柱(104)连接,形成涡流通道,所述顶盖呈中部上凸盖状结构,密封设在外环(10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01)、监测单元(602)和调节单元,所述监测单元(602)和调节单元均与控制器(601)电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602)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且均与发酵池主体(1)的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加热水箱(7)、水泵(8)、升温管道(9)、加湿管道(10)和第一泄压阀(11),所述水泵(8)设置为两个,输入端与加热水箱(7)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升温管道(9)和加湿管道(10)均铺设在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输出端均设置若干个贯穿发酵池主体(1)至其内部且沿涡流通道分散布置,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水泵(8)连通,所述第一泄压阀(11)的输入端贯穿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与其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7)包括箱体(701),所述箱体(701)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器(702)、液位传感器(705)和温度传感器(706),侧壁开设有进水接口(703)和出水接口(704),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泄压阀(7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管道(9)和加湿管道(10)的若干个输出端均设有接口,所述升温管道(9)的接口连接有短管(16),所述加湿管道(10)的接口连接有雾化喷头(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与出料口(3)竖直对应的第二搅拌器(12),所述第二搅拌器(12)包括第二电机(1201)、第二联轴器(1202)和搅拌叶组(1203),且依次同轴连接,所述搅拌叶组(1203)位于发酵池主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叶组(1203)包括连接座和叶片,所述叶片设置为多个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分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4)包括螺旋搅拌杆(401)、密封机构(402)、第一联轴器(403)和第一电机(404),依次同轴法兰连接,所述螺旋搅拌杆(401)位于发酵池主体(1)的内部,所述密封机构(402)浇筑在发酵池主体(1)的外壁内,所述密封机构(402)包括外壳、橡胶密封圈(18)和石墨盘根密封(19),所述螺旋搅拌杆(401)的端部同轴贯穿外壳与第一联轴器(403)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圈(18)设置为多个填充在外壳与螺旋搅拌杆(401)之间且靠近螺旋搅拌杆(401)设置,所述石墨盘根密封(19)密封填充在外壳与螺旋搅拌杆(401)之间靠近第一联轴器(403)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底部设有转存池(13),并与出料口(3)竖直对应且连通,所述转存池(13)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杆送料机(14),所述第一螺杆送料机(14)的输入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主体(1),所述发酵池主体(1)呈圆形池状结构,顶部密封,内部通过隔墙分隔成由外围呈涡流状向中部流通的涡流通道,且发酵池主体(1)整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与涡流通道外围初始端竖直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与涡流通道中部末端对应,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沼气出口(5),所述发酵池主体(1)的外壁内嵌安装有第一搅拌器(4),所述第一搅拌器(4)设置为多个且分散布置,所述第一搅拌器(4)采用螺旋搅拌器,搅拌部分位于发酵池主体(1)的内部,且螺旋输送方向沿涡流通道输送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主体(1)包括圆形地面(101)、外环(102)、内环(103)、中柱(104)、第一连墙(105)、第二连墙(106)和顶盖,所述外环(102)、内环(103)、中柱(104)、第一连墙(105)和第二连墙(106)均堆砌在圆形地面(101)的上部,所述外环(102)、内环(103)和中柱(104)由外至内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之间留有通道,所述内环(103)呈四分之三圆形结构,所述内环(10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墙(105)与外环(10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墙(106)与中柱(104)连接,形成涡流通道,所述顶盖呈中部上凸盖状结构,密封设在外环(10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01)、监测单元(602)和调节单元,所述监测单元(602)和调节单元均与控制器(601)电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602)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且均与发酵池主体(1)的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埋恒温涡流式中温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加热水箱(7)、水泵(8)、升温管道(9)、加湿管道(10)和第一泄压阀(11),所述水泵(8)设置为两个,输入端与加热水箱(7)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升温管道(9)和加湿管道(10)均铺设在发酵池主体(1)的顶部,输出端均设置若干个贯穿发酵池主体(1)至其内部且沿涡流通道分散布置,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水泵(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秀龙俞顺之俞顺元张芳周建强张定安杨苗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顺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