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
技术介绍
1、垄覆膜集雨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抗旱耕作技术,通过对垄面进行覆膜,使其形成集雨面,可以降低雨水的不必要渗透,使得雨水可以充分汇聚在垄沟种植区域,从而增加流入垄沟内的雨水量,以保证农作物生长需水的供应,并且,垄覆膜还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向大气的水分散失,使得垄沟种植区域的无效水分散失降到最低,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保证干旱地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垄膜集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依靠地膜对雨水进行导流汇聚,为了保证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集雨效果,地膜的选用需要满足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较好的要求,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导致雨水的不必要渗透,因此,在换季拆取时,地膜大多处于完好状态。
3、但是,由于地膜在覆盖常采用起垄覆膜机或是人工牵引进行覆膜,覆膜后的地膜两端均处于切断状态,且其两侧边侧表面附着有较多的泥土,因此在后续地膜拆除时不便于对其进行重新回收再利用处理,从而导致大量完好地膜被浪费,使得农作物垄覆膜集雨工作成本投入较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开设在第一安装壳(1)以及开设在第二安装壳(4)内壁的导向槽(71),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4)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2),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拉板(73),所述拉板(73)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活动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74),所述拉板(7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块(75),所述挡块(75)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导向部(7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开设在第一安装壳(1)以及开设在第二安装壳(4)内壁的导向槽(71),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4)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2),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拉板(73),所述拉板(73)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活动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74),所述拉板(7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块(75),所述挡块(75)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导向部(76),所述连接盒(2)和连接块(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拉杆(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2)与导向槽(71)的内侧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77)分别与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4)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挡块(75)的位置以及规格均与支撑块(7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可为步进电机,所述卷辊(3)与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84)包括同轴固定连接在卷辊(3)外部的第一齿轮(841),所述第一齿轮(841)与齿板(8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旱作谷子垄膜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841)的外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42),所述齿板(81)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843),所述齿板(81)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44),所述第一锥齿轮(844)的侧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45),所述第二锥齿轮(845)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鹏程,赵燕,吴凌波,王乐,栾忠贤,乌力吉,陶萨茹拉,苏如娜,张家良,青格乐,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