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凝组件、烘干系统、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冷凝组件、烘干系统、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3100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组件、烘干系统、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壳和冷凝盖,且冷凝盖、冷凝壳和外筒的筒壁围设成有冷凝风道;冷凝盖的内部形成有冷凝水腔,冷凝水腔和冷凝风道均可流经冷凝水;烘干气流可进入冷凝风道,并与流经冷凝风道的冷凝水和冷凝盖的内侧面完成热交换;增大了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冷凝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时间短和热交换面积小的问题;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和烘干系统,外筒形成有烘干进风口和烘干出风口;烘干系统包括冷凝风道和加热风道,冷凝进风口与烘干出风口连通,加热风道连通烘干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外筒内烘干气流经冷凝风道进入加热风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衣物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冷凝组件、烘干系统、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采用水冷式烘干的衣物处理设备而言,烘干系统包括冷凝风道和加热风道,湿热的烘干气流进入冷凝风道与冷凝水直接或间接接触并完成热交换,进而转化为干冷的烘干气流;后经风机进入加热风道,在加热件的加热作用下转化为高温干热的烘干气流;烘干气流进入外筒并与内筒内的衣物热交换,实现对衣物的烘干;现有技术中,冷凝风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面积小、热交换时间短和热交换不充分,导致冷凝效率低、除湿不彻底和烘干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组件、烘干系统、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风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面积小、热交换不充分及冷凝效率低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壳和冷凝盖,所述冷凝壳形成在所述外筒的筒壁上,所述冷凝壳上盖设有所述冷凝盖,使所述冷凝盖、冷凝壳和外筒的筒壁围设成有冷凝风道,所述冷凝风道可流经烘干气流;

3、所述冷凝盖的内部形成有冷凝水腔,所述冷凝水腔和冷凝风道均可流经冷凝水。

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凝盖的一端形成有冷凝水腔进水口和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所述冷凝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和冷凝风道的外部,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和冷凝风道;

5、所述冷凝水腔的外部的冷凝水可经所述冷凝水腔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后经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进入所述冷凝风道。

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凝盖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外导流筋,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沿所述冷凝盖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的延伸方向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中,上游的第一外导流筋的出水端靠近下游的第一外导流筋的进水端,使进入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可依次流经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

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凝盖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每个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包括多个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和冷凝风道;多个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与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一一对应设置。

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的直径为d2,满足:d1>d2,2mm≤d1≤15mm,1.5mm≤d2≤10mm。

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凝盖由钣金焊接而成,或由铝铸造成型。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烘干系统,用于衣物处理设备,所述烘干系统包括加热风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凝组件,所述冷凝风道包括冷凝出风口;所述加热风道的一端与冷凝出风口通过烘干风机连通;

11、所述冷凝风道的冷凝水腔进水口和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均靠近所述冷凝出风口设置。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和上述所述的烘干系统,所述外筒的筒口处形成有烘干进风口,所述外筒的筒壁形成有烘干出风口;所述冷凝风道包括冷凝进风口,所述冷凝进风口与烘干出风口连通;所述加热风道的另一端与烘干进风口连通。

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外筒的筒壁包括外筒后壁和外筒周壁,所述外筒后壁形成所述烘干出风口,所述烘干出风口包括第一烘干出风口和第二烘干出风口;所述外筒后壁的内侧面和外筒周壁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冷凝区,所述冷凝区与第一烘干出风口连通且所述冷凝区可流经烘干气流和冷凝水;

14、所述冷凝壳形成在所述外筒后壁的外侧面上且所述冷凝盖、冷凝壳和外筒后壁围设成所述冷凝风道;所述冷凝进风口包括第一冷凝进风口和第二冷凝进风口,所述冷凝风道包括第一冷凝段、第二冷凝段和出风段;所述第一冷凝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冷凝进风口并与所述第一烘干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段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冷凝进风口并与所述第二烘干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的连通处且所述出风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段、第二冷凝段均连通,所述出风段的另一端形成有所述冷凝出风口。

1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外筒后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导流筋,多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沿所述冷凝风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的延伸方向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中,上游的第二外导流筋的出水端靠近下游的第二外导流筋的进水端,使进入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可依次流经多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设置有烘干流程;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运行所述烘干流程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7、获取所述外筒内烘干气流的当前温度;

18、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

19、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控制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腔。

2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控制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腔包括:

21、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22、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使冷凝水以第一流量进入所述冷凝水腔;

23、在所述冷凝水充满所述冷凝水腔的情况下,使冷凝水以第二流量进入所述冷凝水腔;

24、其中,所述第一流量大于所述第二流量。

2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加热风道内设置有加热设备;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控制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腔还包括:

26、继续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27、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使冷凝水停止进入所述冷凝水腔且使所述加热设备处于运行状态;

28、继续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

29、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情况下,使冷凝水持续进入所述冷凝水腔且使所述加热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30、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32、冷凝盖的内部形成有冷凝水腔,冷凝水腔和冷凝风道均可流经冷凝水;烘干气流可进入冷凝风道,并与流经冷凝风道的冷凝水和冷凝盖的内侧面完成热交换;增大了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面积,使烘干气流与冷凝水充分热交换,提高了冷凝效率,除湿彻底,缩短了烘干时长,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风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时间短和热交换面积小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风道的冷凝效率低和除湿不彻底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壳和冷凝盖,所述冷凝壳形成在所述外筒的筒壁上,所述冷凝壳上盖设有所述冷凝盖,使所述冷凝盖、冷凝壳和外筒的筒壁围设成有冷凝风道,所述冷凝风道可流经烘干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的一端形成有冷凝水腔进水口和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所述冷凝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和冷凝风道的外部,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和冷凝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外导流筋,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沿所述冷凝盖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的延伸方向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中,上游的第一外导流筋的出水端靠近下游的第一外导流筋的进水端,使进入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可依次流经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每个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包括多个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和冷凝风道;多个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与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的直径为d2,满足:d1>d2,2mm≤d1≤15mm,1.5mm≤d2≤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由钣金焊接而成,或由铝铸造成型。

7.一种烘干系统,用于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加热风道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组件,所述冷凝风道包括冷凝出风口;所述加热风道的一端与冷凝出风口通过烘干风机连通;

8.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系统,所述外筒的筒口处形成有烘干进风口,所述外筒的筒壁形成有烘干出风口;所述冷凝风道包括冷凝进风口,所述冷凝进风口与烘干出风口连通;所述加热风道的另一端与烘干进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筒壁包括外筒后壁和外筒周壁,所述外筒后壁形成所述烘干出风口,所述烘干出风口包括第一烘干出风口和第二烘干出风口;所述外筒后壁的内侧面和外筒周壁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冷凝区,所述冷凝区与第一烘干出风口连通且所述冷凝区可流经烘干气流和冷凝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后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导流筋,多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沿所述冷凝风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的延伸方向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中,上游的第二外导流筋的出水端靠近下游的第二外导流筋的进水端,使进入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可依次流经多个所述第二外导流筋。

1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为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设置有烘干流程;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运行所述烘干流程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控制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腔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道内设置有加热设备;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控制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腔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壳和冷凝盖,所述冷凝壳形成在所述外筒的筒壁上,所述冷凝壳上盖设有所述冷凝盖,使所述冷凝盖、冷凝壳和外筒的筒壁围设成有冷凝风道,所述冷凝风道可流经烘干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的一端形成有冷凝水腔进水口和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所述冷凝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和冷凝风道的外部,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的内部和冷凝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外导流筋,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沿所述冷凝盖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的延伸方向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中,上游的第一外导流筋的出水端靠近下游的第一外导流筋的进水端,使进入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可依次流经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每个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包括多个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腔和冷凝风道;多个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组与多个所述第一外导流筋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腔出水口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冷凝水腔出水口的直径为d2,满足:d1>d2,2mm≤d1≤15mm,1.5mm≤d2≤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由钣金焊接而成,或由铝铸造成型。

7.一种烘干系统,用于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加热风道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组件,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光政张又文曾令乾衣震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