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99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5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包括搅拌釜筒体,所述搅拌釜筒体的内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挡流板,所述搅拌釜筒体和挡流板的顶部卡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所述搅拌釜筒体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斗,所述筒盖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架,所述搅拌釜筒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固定架配合使用的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内腔设置有与搅拌釜筒体和挡流板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通过设置搅拌组件,由驱动电机提供统一驱动源,再由驱动齿轮、下搅拌架、纵置齿轮杆、横置齿轮杆、从动齿轮和上搅拌架的配合,取代单一搅拌杆的搅拌方式,对固体和液体区实现同步高效搅拌效果,缩短固液搅拌工时,提高固液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液搅拌釜,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


技术介绍

1、釜体的结构型式通常是立式圆筒形,其高径比值主要依据操作是容器装液高径比以及装料系数大小而定,而容器的装液高径比又视容器内物料的性质、搅拌特征和搅拌器层数而异,一般取1-1.3,最大时可达6,釜底形状有平底、椭圆底、锥形底等有时亦可用方形釜。

2、在制备百里香酚或者愈创木酚的固液搅拌过程中,需要用到固液搅拌釜,而目前使用的固液搅拌釜,大多采用单一搅拌杆搅拌的方式,不能对固体和液体区进行同步高效搅拌,延长固液搅拌工时,导致固液搅拌效率低下,同时也影响固液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对固体和液体区进行同步高效搅拌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包括搅拌釜筒体,所述搅拌釜筒体的内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挡流板,所述搅拌釜筒体和挡流板的顶部卡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所述搅拌釜筒体的底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包括搅拌釜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筒体(1)的内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挡流板(2),所述搅拌釜筒体(1)和挡流板(2)的顶部卡接有筒盖(3),所述筒盖(3)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所述搅拌釜筒体(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斗,所述筒盖(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架(4),所述搅拌釜筒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固定架(4)配合使用的下固定架(5),所述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5)的内腔设置有与搅拌釜筒体(1)和挡流板(2)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6),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固定在下固定架(5)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固液搅拌釜,包括搅拌釜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筒体(1)的内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挡流板(2),所述搅拌釜筒体(1)和挡流板(2)的顶部卡接有筒盖(3),所述筒盖(3)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所述搅拌釜筒体(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斗,所述筒盖(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架(4),所述搅拌釜筒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固定架(4)配合使用的下固定架(5),所述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5)的内腔设置有与搅拌釜筒体(1)和挡流板(2)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6),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固定在下固定架(5)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与上固定架(4)和搅拌釜筒体(1)配合使用的驱动齿轮(62)和下搅拌架(63),所述驱动齿轮(62)的齿牙啮合有纵置齿轮杆(64)且纵置齿轮杆(64)的顶部啮合有横置齿轮杆(65),所述横置齿轮杆(65)的另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66)且从动齿轮(66)的内腔竖向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樟强章圣华赖建彬吴志伟杨尊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农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