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泥石流排导,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
技术介绍
1、泥石流工程治理需求越来越旺盛,泥石流排导槽是最为常用的泥石流治理工程措施之一,以往应用非常广泛,在将来泥石流工程治理中也必将大量应用。
2、泥石流排导槽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设计的,当泥石流规模在排泄设计标准内时,排导槽可以顺畅排泄泥石流,相关技术中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采用现场搅拌的工艺,其现场搅拌的工艺制成的泥石流排导槽强度最高达到c30,强度太低不耐侧蚀、磨蚀,因此需要考虑如何采用预制模块式,现场进行组成的方式构建泥石流排导槽,场外预制采用的混凝土强度可达到c60-c100,并且相关技术中,泥石流排导槽在排泄泥石流时,泥石流排导槽底端的外壁存在下水压力(既排导槽外部从高处留下的水,无法排出在排导槽下端形成对排导槽外部底壁的水压),在下水压力长时间的作用以及排导槽强度低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排导槽的损坏,因此,如何减少排导槽底端的外壁存在下水压力也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排导段包括主体基础墙、主体底板和主体墙板,所述主体基础墙设置于所述主体底板下侧的两端,所述主体墙板设置于所述主体底板上侧的两端,所述主体底板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主体底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块,相邻所述主体底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一卡槽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一卡槽之间预留所述排水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模块排导段包括对接基础墙、对接底板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排导段包括主体基础墙、主体底板和主体墙板,所述主体基础墙设置于所述主体底板下侧的两端,所述主体墙板设置于所述主体底板上侧的两端,所述主体底板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主体底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块,相邻所述主体底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一卡槽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一卡槽之间预留所述排水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模块排导段包括对接基础墙、对接底板和对接墙板,所述对接基础墙设置于所述对接底板下侧的两端,所述对接墙板设置于所述对接底板上侧的两端,所述对接底板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对接底板另一端设置有拐角卡块,所述主体底板和所述对接底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预留所述排水间隙,所述对接基础墙和所述对接墙板靠近所述拐角卡块一端开设有过渡槽,所述对接基础墙和所述对接墙板靠近所述拐角卡块一端的端部和所述过渡槽的端面均设置为斜坡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泥石流模块式排导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模块排导段包括拐角下基础墙、拐角上基础墙、拐角下底板、拐角上底板、拐角下墙面和拐角上墙面,所述拐角上底板设置于所述拐角下底板上端形成拐角底板,所述拐角上基础墙设置于所述拐角下基础墙上端形成拐角基础墙,所述拐角上墙面设置于所述拐角下墙面上端形成拐角墙面,所述拐角墙面和所述拐角基础墙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插入所述过渡槽,所述拐角基础墙设置于所述拐角底板下侧的两端,所述拐角墙面设置于所述拐角底板上侧的两端,所述拐角底板一端开设有拐角卡槽,所述拐角底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块,所述拐角底板和所述对接底板通过所述拐角卡块和所述拐角卡槽相互卡接,所述拐角底板和所述主体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卡接块和所述第一卡槽相互卡接,所述拐角卡块和所述拐角卡槽之间预留所述排水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延超,曹佳文,铁永波,龚凌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