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双极化振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双极化振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2851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5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极化振子及其制造方法,双极化振子包括辐射体及巴伦。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巴伦支撑辐射体,巴伦上设有耦合件,耦合件包括四个耦合部,四个耦合部与四个辐射臂一一对应耦合设置,通过调整耦合部与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通过调整耦合部与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能有效抵消相关技术中的不对称设置且呈上下交错布局的馈电件给两个极化的阻抗匹配带来的不一致性,从而能提升两个极化阻抗匹配的一致性;并有效改善相关技术中的两个极化的辐射臂馈电的不平衡,能提升振子馈电平衡性,进而提升两个极化方向图的主极化和/或交叉极化的对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特别是涉及双极化振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系统容量更高、传输速率更快、端到端时延更低等特点无疑也使天馈系统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对双极化天线的s参数和方向图等性能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相关技术中的双极化天线,随着技术的发展,天线的工作频带越来越宽,相关技术中的双极化天线容易出现馈电不平衡的现象,导致天线方向图性能下降;而且由于两个极化的馈电件必须上下交错布置,结构上无法做到对称设计,存在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极化振子及其制造方法,它能提升两个极化的方向图的对称性及阻抗匹配一致性。

2、一种双极化振子,所述双极化振子包括:

3、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及

4、巴伦,所述巴伦支撑所述辐射体,所述巴伦上设有耦合件,所述耦合件包括四个耦合部,四个所述耦合部与四个所述辐射臂一一对应耦合设置,通过调整所述耦合部与所述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之和。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辐射臂设有与所述耦合部相对设置的馈电部;所述辐射臂与其位置对应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为所述馈电部与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之和。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的比值为1.1至3;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的比值为1.1至3。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伦还包括巴伦座与馈电件;各个所述耦合部均与所述巴伦座相连,所述馈电件设置于所述巴伦座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电件包括第一馈电件与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上下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分别与所述巴伦座馈电。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伦座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为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其中一侧面上的馈电线路,两个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另一侧面上均设有接地层;所述双极化振子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所述辐射臂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其中一侧面上的辐射线路层,各个所述耦合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另一侧面上,且各个所述耦合部均与所述接地层电性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伦座与各个所述耦合部设为一体化结构;各个所述辐射臂均设置成钣金件或者压铸件,并通过绝缘隔离件分别与各个所述耦合部对应相连。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伦座与各个所述耦合部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双极化振子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耦合部上方的第二电路板,所述辐射臂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辐射线路层。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伦座与各个所述耦合部为压铸或钣金一体成型。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之和。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极化振子设置成钣金振子或压铸振子;所述双极化振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辐射臂与所述耦合部之间的绝缘隔离件。

18、一种所述的双极化振子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当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不符合要求时,通过调整所述耦合部与所述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来相应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耦合部与所述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步骤包括:

21、通过各自优化两个极化内对应的所述耦合部与所述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来改善馈电平衡性,进而改善方向图的主极化和/或交叉极化的对称性;和/或,

22、通过优化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与另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和之和,以改善双极化振子的阻抗匹配一致性;和/或,

23、调整至少一个所述辐射臂与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

24、上述的双极化振子及其制造方法,通过调整耦合部与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能有效抵消相关技术中的不对称设置且呈上下交错布局的馈电件给两个极化的阻抗匹配带来的不一致性,从而能提升两个极化阻抗匹配的一致性;并有效改善相关技术中的两个极化的辐射臂馈电的不平衡,能提升振子馈电平衡性,进而提升两个极化方向图的主极化和/或交叉极化的对称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辐射臂设有与所述耦合部相对设置的馈电部;所述辐射臂与其位置对应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为所述馈电部与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的比值为1.1至3;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的比值为1.1至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还包括巴伦座与馈电件;各个所述耦合部均与所述巴伦座相连,所述馈电件设置于所述巴伦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件包括第一馈电件与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上下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分别与所述巴伦座馈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座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为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其中一侧面上的馈电线路,两个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另一侧面上均设有接地层;所述双极化振子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所述辐射臂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其中一侧面上的辐射线路层,各个所述耦合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另一侧面上,且各个所述耦合部均与所述接地层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座与各个所述耦合部设为一体化结构;各个所述辐射臂均设置成钣金件或者压铸件,并通过绝缘隔离件分别与各个所述耦合部对应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座与各个所述耦合部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双极化振子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耦合部上方的第二电路板,所述辐射臂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辐射线路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座与各个所述耦合部为压铸或钣金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间距大小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设置成钣金振子或压铸振子;所述双极化振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辐射臂与所述耦合部之间的绝缘隔离件。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双极化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耦合部与所述辐射臂之间的耦合电容调节馈电平衡性和/或极化间阻抗匹配一致性步骤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所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面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辐射臂设有与所述耦合部相对设置的馈电部;所述辐射臂与其位置对应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为所述馈电部与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不同,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之和不同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的所述馈电部的面积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的比值为1.1至3;和/或,其中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与另一个极化的两个所述辐射臂与对应的所述耦合部的耦合面积之和的比值为1.1至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还包括巴伦座与馈电件;各个所述耦合部均与所述巴伦座相连,所述馈电件设置于所述巴伦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件包括第一馈电件与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上下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分别与所述巴伦座馈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化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之伦李明超曾大鹏王钦源刘培涛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