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253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8
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有换热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折流结构,所述折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部,且部分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折流结构的入流端连通,部分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折流结构的出流端连通;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折流结构上。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利用加热结构对折流结构进行加热,使得折流结构处的壁面温度高于0℃,过冷水在折流结构内改变流动方向时,过冷水所接触的壁面为热壁面,进一步降低过冷水在折流结构内结冰可能性,并避免冰晶沿壁面生长,有效提高了壳管式换热器制取过冷水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特别是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冰浆,又称流态冰或可泵冰,是一种处于流动状态的冰水混合物。作为一种相变载冷剂,其同时具有水的流动性以及冰的相变潜热,在食品保鲜,食品加工,冰蓄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制取冰浆有过冷水动态制冰法、切削法、降膜法、喷射法等方法。其中过冷水动态制冰法为目前运用广泛,能效最高的制取冰浆方法。其原理在于:水在凝固时需要在液态水中形成冰核,形成冰核需要一定的过冷度,因此,水可在常压零度以下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即过冷水。由于过冷水的流动性,其在换热表面被冷却时换热系数相较固态冰要高得多,可通过在专用的过冷器中高效制取过冷水,再将过冷水输往蓄冰池,通过碰撞、超声波激发等手段使过冷水解除过冷获取冰浆。

2、壳管式换热器作为常用的热交换器,其有着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换热介质在壳管式换热器内流动时,会由壳管式换热器的一端进入壳管式换热器内进行一次换热,并在壳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折流后再次进入壳管式换热器内进行二次换热,从而保证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在此过程中,换热介质需要在壳管式换热器的端部进行折流,而过冷水的状态及其不稳定,过冷水在壳管式过冷器中折流以及出口处的撞击会提前解除过冷而导致冰堵,使得过冷水无法通过壳管式换热器进行制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利用壳管式换热器制取过冷水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加热结构对过冷水进行折流的折流结构进行加热以避免冰堵的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2、一种换热器,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有换热腔;

4、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

5、折流结构,所述折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部分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折流结构的入流端连通,部分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折流结构的出流端连通;

6、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折流结构上。

7、所述折流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形成折流通道,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折流通道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入流端,所述折流通道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出流端。

8、所述折流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段、弯折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远离所述弯折段的端部构成所述折流结构的所述入流端,所述第二直管段远离所述弯折段的端部构成所述折流结构的所述出流端,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弯折段上。

9、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覆于所述弯折段上,且所述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供热结构连通。

10、所述弯折段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均为u形,且所述第二壳体完全包裹所述弯折段。

11、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位于所述加热腔内。

12、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环绕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

13、所述折流通道的截面为长方形,与所述入流端连通的所有所述换热管沿所述长方形形状阵列分布;和/或,所述折流通道的截面为长方形,与所述出流端连通的所有所述换热管沿所述长方形形状阵列分布。

14、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转接结构,所有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转接结构与预设管路连通。

15、所述转接结构内设置有转接流道,所述转接流道具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相连通的所述换热管沿所述长方形形状阵列分布。

16、所述转接流道具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二连通口,所述转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预设管路连通。

17、所述沿所述换热管至所述预设管路的方向,所述转接流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18、所述转接流道的截面为长方形。

19、一个所述转接结构、部分所述换热管、所述折流结构、部分所述换热管和另一所述转接结构依次连通构成第一换热流程,所述第一换热流程内流动有过冷水。

20、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21、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及换热系统,过冷水通过换热管在换热腔内进行一次换热后流入折流结构,并在折流结构内改变流动方向而再次流入换热腔内进行二次换热,进一步降低温度,有效的提高过冷水的过冷度,同时利用加热结构对折流结构进行加热,使得折流结构处的壁面温度高于0℃,过冷水在折流结构内改变流动方向时,过冷水所接触的壁面为热壁面,进一步降低过冷水在折流结构内结冰可能性,并避免冰晶沿壁面生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壳管式换热器制取过冷水而存在冰堵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壳管式换热器制取过冷水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3)包括第一壳体(31),所述第一壳体(31)的内部形成折流通道(32),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折流通道(32)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入流端,所述折流通道(32)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出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段(33)、弯折段(34)和第二直管段(35),所述第一直管段(33)远离所述弯折段(34)的端部构成所述折流结构(3)的所述入流端,所述第二直管段(35)远离所述弯折段(34)的端部构成所述折流结构(3)的所述出流端,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弯折段(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二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1)包覆于所述弯折段(34)上,且所述弯折段(34)和所述第二壳体(41)之间形成加热腔(42),所述加热腔(42)与供热结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34)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壳体(41)的形状均为U形,且所述第二壳体(41)完全包裹所述弯折段(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换热翅片(36),所述换热翅片(36)位于所述加热腔(42)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环绕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通道(32)的截面为长方形,与所述入流端连通的所有所述换热管(2)沿所述长方形形状阵列分布;和/或,所述折流通道(32)的截面为长方形,与所述出流端连通的所有所述换热管(2)沿所述长方形形状阵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转接结构(5),所有所述换热管(2)通过所述转接结构(5)与预设管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5)内设置有转接流道(51),所述转接流道(51)具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连通口(52),与所述第一连通口(52)相连通的所述换热管(2)沿所述长方形形状阵列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流道(51)具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二连通口(53),所述转接结构(5)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53)与所述预设管路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换热管(2)至所述预设管路的方向,所述转接流道(51)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流道(51)的截面为长方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转接结构(5)、部分所述换热管(2)、所述折流结构(3)、部分所述换热管(2)和另一所述转接结构(5)依次连通构成第一换热流程,所述第一换热流程内流动有过冷水。

15.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3)包括第一壳体(31),所述第一壳体(31)的内部形成折流通道(32),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折流通道(32)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入流端,所述折流通道(32)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出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段(33)、弯折段(34)和第二直管段(35),所述第一直管段(33)远离所述弯折段(34)的端部构成所述折流结构(3)的所述入流端,所述第二直管段(35)远离所述弯折段(34)的端部构成所述折流结构(3)的所述出流端,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弯折段(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二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1)包覆于所述弯折段(34)上,且所述弯折段(34)和所述第二壳体(41)之间形成加热腔(42),所述加热腔(42)与供热结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34)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壳体(41)的形状均为u形,且所述第二壳体(41)完全包裹所述弯折段(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换热翅片(36),所述换热翅片(36)位于所述加热腔(42)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环绕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外壁上。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营胡海利郑威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