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236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6
本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该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具有一端开口的筒形阻挡件;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阻挡件所围成区域内,并与阻挡件的内壁贴合设置;第一电极层用于与等离子净化装置的电源单元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层套设在阻挡件上,且第二电极层上设置第一通孔。本技术将阻挡件制作成筒形结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阻挡件所围成区域内,并与阻挡件固定连接,第二电极层套设在阻挡件上。如此设置,阻挡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放电空间,以增大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面积,进而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等离子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住宅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室内空气中甲醛、tvoc等污染物的浓度超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方法有通风法、植物净化法、微生物法、物理化学吸附法和等离子体吸附法等。

2、相关技术中,等离子体净化装置通常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和电源单元。其中,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中之一作为高压端,并与电源单元连接,通过电源元件为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中之一提供稳定持续的电力输出。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中另外一个作为接地端。

3、但是,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面积较小,进而降低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等离子体净化装置,能够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面积,进而提高等离子体放电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单元,所述发生单元应用于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所述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具有一端开口的筒形阻挡件;

4、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阻挡件所围成区域内,并与所述阻挡件的内壁贴合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用于与所述等离子体净化装置的电源单元电性连接。

5、所述第二电极层套设在所述阻挡件上,且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设置第一通孔。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质为银,且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0.1mm-0.5mm;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0.01mm-0.05mm。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的材质包括石英,且所述阻挡件的厚度为0.5mm-1.0mm。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垂直于所述阻挡件的方向延伸;

10、所述第二电极层朝向所述开口的端部抵接在所述凸出部上。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连接筒和两端开口的电极筒,所述连接筒套设在所述电极筒上,并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12、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电极筒上。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单元还包括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插设在所述阻挡件所围成区域,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

14、位于所述开口外的部分用于所述电源单元电性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本体和多个弹性导电片,所述多个弹性导电片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每个所述弹性导电片与所述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每个所述弹性导电片的端部,且所述导向件背离所述弹性导电片的端部朝向所述本体的轴线。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单元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18、所述防护件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19、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电源单元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

20、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导电组件的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

21、所述电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导电组件电性连接。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其等离子体净化装置中,将阻挡件制作成筒形结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阻挡件所围成区域内,并与阻挡件固定连接,第二电极层套设在阻挡件上。如此设置,阻挡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放电空间,以增大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面积,进而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效率。

23、此外,第一电极层贴合设置在阻挡件的内壁上,如此,可以缩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放电距离,进而,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放电效率。

2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单元应用于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所述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具有一端开口的筒形阻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质包括银,且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0.1mm-0.5mm;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0.01mm-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的材质包括石英,且所述阻挡件的厚度为0.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垂直于所述阻挡件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连接筒和两端开口的电极筒,所述连接筒套设在所述电极筒上,并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单元还包括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插设在所述阻挡件所围成区域,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本体和多个弹性导电片,所述多个弹性导电片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每个所述弹性导电片的端部,且所述导向件背离所述弹性导电片的端部朝向所述本体的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单元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11.一种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源单元以及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单元应用于等离子体净化装置;所述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具有一端开口的筒形阻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质包括银,且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0.1mm-0.5mm;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0.01mm-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的材质包括石英,且所述阻挡件的厚度为0.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垂直于所述阻挡件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连接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