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物回收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物料压扁装置。
技术介绍
1、固体废弃物处理时会使用到压扁打包装置来减少废弃物的体积。目前打包装置使用时,为了避免挤压过程中掉落物受剪切力的作用四处飞溅,造成安全隐患,通常物料被放置于密闭且强度和刚度高的壳体内,能有效的避免飞溅物伤人等。
2、但现有的固体废物压扁装置在完成对物料的挤压后,物料在壳体的内部不具有推送功能,不便于人员将固体废弃物取出,增加了取出难度,因此,亟需一种固体物料压扁装置,用于解决物料取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体物料压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压扁装置的内部不具有推送功能,从而导致在完成物料挤压后不便于人员将固体废弃物取出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包括:
3、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压盖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压扁腔,且所述压扁腔的顶部开口,所述压盖相对所述开口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驱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扁腔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呈L字形,并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翻转件包括翻转块和两个第一转轴,所述翻转块配合所述容纳槽设置,并内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翻转块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块、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扁腔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呈l字形,并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翻转件包括翻转块和两个第一转轴,所述翻转块配合所述容纳槽设置,并内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翻转块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块、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贯穿所述壳体的外壁,并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插设于所述转动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和第一直线驱动部,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具有固定端和伸长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固定端转动接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伸长端相对其固定端伸长,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翻转块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两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另一端开设转动槽,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伸长端插设于所述转动槽,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伸长端的两侧,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槽相对两侧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支架和第三转轴,所述转动支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物料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所述翻转块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压扁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华舜,周慈丽,王春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江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