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海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02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2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包括:主体,具体的,主体包括收纳壳体、机器人本体以及移动万向轮,机器人本体其固定设于收纳壳体顶部,移动万向轮其设有四个,四个移动万向轮分别设于收纳壳体底部四个对角处;隔板,其设于主体上;升降机构,其设于主体上;连接机构,其设于升降机构上;第一滑块,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滑块均设于连接机构上;第二滑块,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第二滑块均设于连接机构上;转动机构,其设于升降机构上。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解决了对于语音智能机器人防摔倒方面优化不够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收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指定的原则纲领行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机器人在家用陪护、商务迎宾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而语音智能机器人是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功能,通过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各种服务功能,但现有的许多设备对于机器人防摔倒方面优化不够完善,容易导致机器人受到外力干扰发生摔倒的情况,使机器人的内部元件出现损坏的可能。

2、申请号“cn201821986476.7”记载了“智能语音机器人,包括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下壳内腔设置有处理器、语音识别模块、语音采集模块以及扬声器,所述上壳内部顶端安装有gps定位器,所述上壳内腔中部位置设置有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位于扬声器上侧,所述下壳环形侧表面中部安装有显示屏。”

3、上述专利基于智能语音机器人,通过设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处理器、信号传输模块以及扬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收纳壳体(1)、机器人本体(2)以及移动万向轮(3),所述机器人本体(2)其固定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顶部,所述移动万向轮(3)其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万向轮(3)分别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底部四个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丝杆(6)、滑杆(7)以及升降杆(8),所述第一电机(5)其固定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内壁底部,所述丝杆(6)其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收纳壳体(1)、机器人本体(2)以及移动万向轮(3),所述机器人本体(2)其固定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顶部,所述移动万向轮(3)其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万向轮(3)分别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底部四个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丝杆(6)、滑杆(7)以及升降杆(8),所述第一电机(5)其固定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内壁底部,所述丝杆(6)其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端,且所述丝杆(6)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4)并转动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内壁顶部,所述滑杆(7)其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收纳壳体(1)内壁顶部,且其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隔板(4)顶部,所述升降杆(8)其一端螺纹套设于所述丝杆(6)圆周表面,所述升降杆(8)另一端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杆(7)圆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9)、第一滑槽(10)、第二连接杆(11)以及第二滑槽(12),所述第一连接杆(9)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9)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升降杆(8)外壁两侧,所述第一滑槽(10)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0)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9)内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杆(11)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1)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升降杆(8)外壁另外两侧,所述第二滑槽(12)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2)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1)内侧壁,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9)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位置相互错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3)、第一齿轮(14)以及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电机(13)其固定设于所述升降杆(8)顶部中心处,且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升降杆(8),所述第一齿轮(14)其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端圆周表面靠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齿轮(15)其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端圆周表面底部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
申请(专利权)人:朱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