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导管及其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93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1
本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式导管及其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包括:外壳、卡套管和柱塞锤限位件。外壳为管状结构,其下端与卡套管的上端口一体化密封连接且两者内腔同轴心,所述卡套管的直径大于外壳的直径。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紧密插接在外壳的上端口中,且所述柱塞锤限位件中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将所述外壳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面侧壁上具有外螺纹形成的丝接口。本技术的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采采用无需任何橡胶密封圈密封的所述一体式导管后,很好地避免了因高温引发的泄漏,有效解决了电磁柱塞泵因加大功率导致电磁线圈元件温度显著增大造成密封圈老化失效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柱塞泵,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导管及其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


技术介绍

1、目前的电磁柱塞泵主要是以电磁线圈元件输出功率35瓦以下,电磁柱塞泵液体输出压力在18mpa以下的中低压电磁柱塞泵为主,因此现有设计结构下处于电磁柱塞泵电磁线圈元件内部高温区管道连接部件是以橡胶密封圈对各元件进行密封连件,而且要想将电磁柱塞泵工作液体输出压力提升至22~30 mpa以上,那么电磁线圈元件输出功率必须调整为38~90w左右。然而,在这种大功率工况运行下电磁线圈元件发热量会成倍增加,高温区最高温度可达280℃,因此很容易因密封圈失效而被造成被输送的液体出现泄漏,解决上述问题的难度主要难度在于:如何解决电磁线圈元件输出38~90w之间高功率运行带来的高温度工况下处于高温区零部件能够长期稳定运动,防止密封部位破坏而造成的液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一体式导管及其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该一体式导管有效解决了电磁柱塞泵存在的因增加电磁线圈元件功率引起发高温导致橡胶密封圈失效泄漏的问题。具体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首先,本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式导管,包括外壳、卡套管和柱塞锤限位件。其中:外壳为管状结构,其下端与卡套管的上端口一体化密封连接且两者内腔同轴心,所述卡套管的直径大于外壳的直径。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紧密插接在外壳的上端口中,且所述柱塞锤限位件中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将所述外壳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面侧壁上具有外螺纹,从而形成丝接口。

3、进一步地,所述卡套管的外壁上具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中套有密封圈。

4、进一步地,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端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头,以便于弹簧的端口插接。

5、进一步地,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端面上具有定位槽,所述液体通道的上端口位于定位槽的底面中心。

6、进一步地,还包括装配在所述一体式导管中的柱塞结构,其包括柱塞锤、柱塞、上弹簧、下弹簧和柱塞套。其中:所述柱塞锤的上端口套在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上且被限制在柱塞锤限位件侧壁上的限位块处。所述柱塞的上端与柱塞锤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且该柱塞锤的底面上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上弹簧位于柱塞锤内腔中,且该上弹簧的上端套在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端面上或者所述定位头上。所述下弹簧套在柱塞上,且柱塞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卡套管的下端口外部。所述柱塞套的上端口紧密插接在柱塞的下上。

7、进一步地,还包括柱塞套密封圈,所述柱塞套密封圈套在柱塞套的外侧壁上的凹槽中。

8、其次,本技术公开一种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包括:泵壳、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稳压器、调压阀、排空螺丝、固定压板、电磁线圈元件、导磁片、外罩壳、封油头、封油头弹簧和出油口外壳。其中:所述泵壳中具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稳压器分别密封连接在两个对呈分布在下腔室外侧壁上的两接口中,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上具有进液口。所述第二单向阀水平设于下腔室中,且第二单向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稳压器连接。所述调压阀、排空螺丝分别密封连接在对呈分布在上腔室外侧壁山的两接口中。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通过竖向插孔连通,且所述上腔室和第二单向阀所在空间通过输送通道连通。还包括上述的一体式导管,其中,所述柱塞套紧密插接在该插孔中。所述外壳穿出泵壳的上端口以及固定压板后位于电磁线圈元件中,所述固定压板可拆卸固定在泵壳的上端面上。所述电磁线圈元件支撑在固定压板上,所述导磁片叠放在电磁线圈元件的上端面上。所述外罩壳将电磁线圈元件、导磁片罩在其中,且罩壳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塞锤限位件的上端丝接口穿出外罩壳的顶面后外露,

9、所述封油头的下端口位于塞锤限位件的上端面上且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所述封油头弹簧位于封油头中。所述出油口外壳罩在封油头上,且该出油口外壳的下端与所述丝接口螺接并将所述出油口外壳压紧在其中。所述出油口外壳的顶面上具有与封油头内腔连通的出油口。

10、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外壁上的加热装置,便于对泵壳进行加热,以应对寒冷天气状况下泵壳内的液体流动性变差的问题。

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在泵壳外壁上的插管,以及插入在该插管中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在通电后即可发热对所述泵壳进行加热。

12、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采用一体式导管代替传统结构,包裹所述一体式导管的电磁线圈元件是整个电磁柱塞泵发热量最大、温度最高区域,而采用无需任何橡胶密封圈密封的所述一体式导管后,很好地避免了因高温引发的泄漏,有效解决了行业内同类型电磁柱塞泵因加大电磁线圈功率导致电磁线圈元件温度显著增大造成密封圈老化失效泄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卡套管和柱塞锤限位件;其中:外壳为管状结构,其下端与卡套管的上端口一体化密封连接且两者内腔同轴心,所述卡套管的直径大于外壳的直径;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紧密插接在外壳的上端口中,且所述柱塞锤限位件中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将所述外壳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面侧壁上具有外螺纹形成的丝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管的外壁上具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中套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端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端面上具有定位槽,所述液体通道的上端口位于定位槽的底面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在所述一体式导管中的柱塞结构,其包括柱塞锤、柱塞、上弹簧、下弹簧和柱塞套;其中:所述柱塞锤的上端口套在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上且被限制在柱塞锤限位件侧壁上的限位块处;所述柱塞的上端与柱塞锤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且该柱塞锤的底面上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上弹簧位于柱塞锤内腔中,且该上弹簧的上端套在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端面上;所述下弹簧套在柱塞上,且柱塞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卡套管的下端口外部;所述柱塞套的上端口紧密插接在柱塞的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塞套密封圈,所述柱塞套密封圈套在柱塞套的外侧壁上的凹槽中。

7.一种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稳压器、调压阀、排空螺丝、固定压板、电磁线圈元件、导磁片、外罩壳、封油头、封油头弹簧和出油口外壳;其中:所述泵壳中具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稳压器分别密封连接在两个对呈分布在下腔室外侧壁上的两接口中,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上具有进液口;所述第二单向阀水平设于下腔室中,且第二单向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稳压器连接;所述调压阀、排空螺丝分别密封连接在对呈分布在上腔室外侧壁山的两接口中;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通过竖向插孔连通,且所述上腔室和第二单向阀所在空间通过输送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外壁上的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超高压立式电磁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在泵壳外壁上的插管以及插入在该插管中的加热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卡套管和柱塞锤限位件;其中:外壳为管状结构,其下端与卡套管的上端口一体化密封连接且两者内腔同轴心,所述卡套管的直径大于外壳的直径;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紧密插接在外壳的上端口中,且所述柱塞锤限位件中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将所述外壳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面侧壁上具有外螺纹形成的丝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管的外壁上具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中套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端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锤限位件的上端端面上具有定位槽,所述液体通道的上端口位于定位槽的底面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在所述一体式导管中的柱塞结构,其包括柱塞锤、柱塞、上弹簧、下弹簧和柱塞套;其中:所述柱塞锤的上端口套在柱塞锤限位件的下端上且被限制在柱塞锤限位件侧壁上的限位块处;所述柱塞的上端与柱塞锤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且该柱塞锤的底面上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上弹簧位于柱塞锤内腔中,且该上弹簧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世全
申请(专利权)人:翊神中山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