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192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用于安装在箱型立柱上的硬导轨以及用于安装在圆形立柱上的软导轨,硬导轨和软导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机器人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卡块和楔形块,楔形块背离卡块的一侧侧面开设有楔形槽;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朝向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朝向卡块的一侧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沿宽度方向背离限位块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与楔形槽相匹配的扣杆,扣杆的自由端旋接有紧固螺母,装配时,扣杆转动扣嵌于楔形槽内,且紧固螺母抵接压紧于楔形块上。本技术能够将机器人主体在硬导轨和软导轨之间切换装配使用,适用不同焊接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冶炼技术的不断提升与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以其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建筑中。目前常见的钢结构主要包括有箱型立柱和圆形立柱,无论是箱型立柱和圆形立柱在制备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现场焊接。

2、现有的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通常需要搭配相应的导轨使用,但是目前的焊接机器人多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在导轨滑座上,安装以及拆卸十分不便,不便于更换检修,日常维护比较麻烦;并且现有的焊接机器人无法实现既能装配在焊接箱型立柱的箱型导轨(硬导轨)使用,又能装配在焊接圆形立柱的圆形导轨(软导轨)上使用,需要分别单独购买带有对应轨道的焊接机器人对箱型立柱和圆形立柱进行焊接,购买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焊接机器人不便于与相应的导轨进行拆装,且无法兼用于硬导轨和软导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

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

3、硬导轨,用于安装在箱型立柱上;所述硬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硬导轨的排布轨迹移动;

4、软导轨,用于安装在圆形立柱上;所述软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软导轨的排布轨迹移动;

5、机器人主体,择一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座或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机器人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且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侧面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背离所述卡块的一侧侧面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楔形槽;

6、所述第一滑座和所述第二滑座朝向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卡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匹配;所述第一滑座和所述第二滑座沿宽度方向背离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扣杆,所述扣杆与所述楔形槽相匹配,所述扣杆的自由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旋接有紧固螺母,装配时,所述扣杆转动扣嵌于所述楔形槽内,且所述紧固螺母抵接压紧于所述楔形块上。

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8、1.通过在机器人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开设有楔形槽的楔形块,并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均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带有卡槽的限位块,且在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扣杆,机器人主体择一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上;当需要将机器人主体装配在硬导轨上对箱型立柱上进行焊接使用时,首先将机器人主体的卡块对齐第一滑座上的卡槽插入卡接,此时楔形块位于第一滑座上的扣杆沿厚度方向的正上方,随后转动第一滑座上的扣杆至扣嵌与楔形槽内,并在第一滑座的扣杆上旋接紧固螺母至紧固螺母抵接压紧于楔形块上,利用楔形块受压力会越压越紧的增力原理实现将机器人主体稳定的装配在第一滑座上,从而实现将机器人主体快速装配在硬导轨上对箱型立柱上进行焊接使用;当需要将机器人主体与硬导轨分离取下时,首先将旋接在第一滑座上的扣杆上的紧固螺母旋松至与楔形块的上表面脱离,随后反向转动第一滑座上的扣杆从楔形槽内脱出,最后再沿宽度方向移动机器人主体,使得卡块从第一滑座上的卡槽内完全拔出,即可实现将机器人主体与硬导轨的第一滑座快速分离,拆卸方便;当需要将机器人主体装配在软导轨上对圆形立柱上进行焊接使用时,首先将机器人主体的卡块对齐第二滑座上的卡槽插入卡接,此时楔形块位于第二滑座上的扣杆沿厚度方向的正上方,随后转动第二滑座上的扣杆至扣嵌与楔形槽内,并在第二滑座的扣杆上旋接紧固螺母至紧固螺母抵接压紧于楔形块上,利用楔形块受压力会越压越紧的增力原理实现将机器人主体稳定的装配在第二滑座上,从而实现将机器人主体快速装配在软导轨上对圆形立柱上进行焊接使用;本装置能够根据现场的不同焊接的要求,将机器人主体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进行切换装配,从而将机器人主体在硬导轨和软导轨之间切换装配使用,适用不同焊接场景,且无需进行专机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降低购买设备的成本。

9、2.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座沿硬导轨的排布轨迹移动,且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座沿软导轨的排布轨迹移动,在将机器人主体装配在第一滑座上后,机器人主体可以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硬导轨的排布轨迹移动,实现对箱型立柱的高效焊接,且焊接质量好;在将机器人主体装配在第二滑座上后,机器人主体可以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软导轨的排布轨迹移动,实现对圆形立柱的高效焊接,且焊接质量好。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朝向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沿所述第一滑座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装配时,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抵接于所述机器人主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

11、优选地,所述卡块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沿宽度方向朝向所述限位块逐渐向下倾斜。

12、优选地,所述硬导轨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平行于所述硬导轨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平行于厚度方向布置,且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13、优选地,所述硬导轨沿宽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平行于所述硬导轨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一滑座沿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硬导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平行于宽度方向布置,且转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14、和/或,所述硬导轨沿其排布轨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槽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相匹配,所述插接槽平行于所述硬导轨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插接槽的围壁和所述插接部上的对应位置均沿宽度方向贯穿形成有通孔;装配时,锁紧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并旋紧有锁紧螺母;

15、和/或,所述软导轨沿其排布轨迹的一端设置有拼接部,所述拼接部设置于所述软导轨沿厚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二滑座的一侧,所述拼接部沿所述软导轨的排布轨迹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导轨外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沿厚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插接销,所述插接销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软导轨沿其排布轨迹背离所述拼接部的一端沿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销相匹配;所述拼接部沿厚度方向朝向所述软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插接台,多个所述插接台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插接台沿厚度方向朝向所述软导轨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卡台,所述插接台沿厚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水平卡台的范围内,所述水平卡台平行于所述软导轨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软导轨沿其排布轨迹背离所述拼接部的一端沿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有与所述插接台数量相等的穿槽,所述穿槽用于供所述水平卡台穿过并移动错位抵接至所述软导轨沿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滑座的一侧侧面;所述拼接部具有所述水平卡台与所述插接槽对齐且所述插接销与所述插接孔不对齐的解锁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11)和第二滑座(21)朝向所述机器人主体(3)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块(44)和第二定位块(45),所述第一定位块(44)和所述第二定位块(45)沿所述第一滑座(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装配时,所述第一定位块(44)和所述第二定位块(45)分别抵接于所述机器人主体(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1)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311),所述倾斜面(311)沿宽度方向朝向所述限位块(41)逐渐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导轨(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12),所述第一齿条(12)平行于所述硬导轨(1)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11)上的第一电机(51),所述第一电机(51)平行于厚度方向布置,且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和所述第一齿条(1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导轨(1)沿宽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齿条(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13),所述第一滑轨(13)平行于所述硬导轨(1)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一滑座(11)沿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硬导轨(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111),所述第一导轮(111)平行于宽度方向布置,且转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轨(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轨(2)朝向所述第二滑座(21)的一端端面设置有第二齿条(22),所述第二齿条(22)平行于所述软导轨(2)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21)上的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平行于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电机(61)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平行于厚度方向,且与所述第二齿条(2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座(2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第二导轮组件,两组所述第二导轮组件分别转动卡接在所述软导轨(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每组所述第二导轮组件均包括有多个平行于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轮(211),所述第二导轮(211)用于转动卡接在所述软导轨(2)沿宽度方向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3)包括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板(33),所述卡块(31)和所述楔形块(32)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安装板(33)上设置有竖板(34),所述竖板(34)平行于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竖板(34)上滑动连接有L型板(35),所述L型板(35)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沿厚度方向移动;所述L型板(35)的水平段(351)平行于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水平段(351)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36),所述移动板(36)上由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沿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板(36)上设置有安装座(37),所述安装座(37)上转动连接有焊枪(38),所述焊枪(38)由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绕宽度方向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7)朝向所述焊枪(38)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安装槽(371),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包括沿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安装槽(371)内的第五电机(71),所述焊枪(38)连接于所述第五电机(71)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导轨(1)沿厚度方向背离所述机器人主体(3)的一端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强磁固定组件(17),所述第一强磁固定组件(17)用于将所述硬导轨(1)可拆卸安装在箱型立柱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11)和第二滑座(21)朝向所述机器人主体(3)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块(44)和第二定位块(45),所述第一定位块(44)和所述第二定位块(45)沿所述第一滑座(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装配时,所述第一定位块(44)和所述第二定位块(45)分别抵接于所述机器人主体(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1)沿厚度方向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311),所述倾斜面(311)沿宽度方向朝向所述限位块(41)逐渐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导轨(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12),所述第一齿条(12)平行于所述硬导轨(1)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11)上的第一电机(51),所述第一电机(51)平行于厚度方向布置,且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和所述第一齿条(1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导轨(1)沿宽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齿条(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13),所述第一滑轨(13)平行于所述硬导轨(1)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一滑座(11)沿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硬导轨(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111),所述第一导轮(111)平行于宽度方向布置,且转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轨(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现场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轨(2)朝向所述第二滑座(21)的一端端面设置有第二齿条(22),所述第二齿条(22)平行于所述软导轨(2)的排布轨迹布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21)上的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鑫刘国栋左志勇邓晓龙梁承恩杨陈邓圣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