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70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9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包括双极板主体、绝缘组件、硬密封、软密封和隔膜;所述双极板主体由极框与主极板两部分组成,主极板上设置氢侧通道孔、氧侧通道孔和碱液通道孔,在氢侧通道孔、氧侧通道孔和碱液通道孔处均设有绝缘组件,相邻两个双极板主体之间设有硬密封、软密封和隔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流体通道从极框移至主极板区域、取消极框流道的开孔、提高极框的强度、并辅以绝缘密封设计从而降低水电解槽单块极板的重量,降低杂散电流的影响,提高电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1、当前市场上主流的高压碱液电解槽为双极压滤式结构,其核心部件双极板由主极板和极框两部分焊接组成。极框在主极板的外部,极框的上部设置有两组气液通道孔,分别对应电解生成的氧碱混合物及氢碱混合物。极框的下部设置有碱液通孔。相邻的两块双极板在主极板区域以顶对顶的形式依次夹持阴极电极、隔膜、阳极电极,在极框区域之间放置密封垫,极框的最外侧为锯齿状的密封线区,其余为隔膜和密封垫的重合区域,见图1。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流体流道均在极框上开孔,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极框上大量的圆孔及腰型孔会增加整体的机加工难度,造成总成本费用的上升。

3、(2)市场上极框材质均为采用碳钢镀镍。实际运行过程中极框上的流体通道均要受流体冲刷存在较高的腐蚀风险。同时因为加工复杂,开孔较多,如若再电镀过程中出现局部质量问题,那么将导致极框的碳钢基材遭受高温碱液的腐蚀。

4、(3)更多的开孔会增加极框的变形。增加电解槽的整体组装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极板主体(1)、绝缘组件(2)、硬密封(3)、软密封(4)和隔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侧通道孔(121)、氧侧通道孔(122)和碱液通道孔(123)处的绝缘组件(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与氢侧通道孔(121)、氧侧通道孔(122)和碱液通道孔(123)形状相似但尺寸更小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2)包括正面绝缘板(21)和反面绝缘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极板主体(1)、绝缘组件(2)、硬密封(3)、软密封(4)和隔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侧通道孔(121)、氧侧通道孔(122)和碱液通道孔(123)处的绝缘组件(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与氢侧通道孔(121)、氧侧通道孔(122)和碱液通道孔(123)形状相似但尺寸更小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2)包括正面绝缘板(21)和反面绝缘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绝缘板(21)和背面绝缘板设置有流道沟槽,对于氢侧通道孔(121)和氧侧通道孔(122)处的正面绝缘板,其流道沟槽会引导小室的流体仅汇入氢侧通道孔(121),对于氢侧通道孔(121)和氧侧通道孔(122)处的反面绝缘板,其流道沟槽会引导小室的流体仅汇入氧侧通道孔(1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碱液电解槽的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友强李国梁别正武褚长海章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