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64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8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闸。所述船闸包括:闸室,用于容纳水路运输工具的通航;围护结构,设置于所述闸室外,开挖时用于抵挡所述闸室两侧的岩土体;所述闸室包括相互连接的扶壁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中心板和至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中心板的两侧并连接所述闸室与所述围护结构;所述中心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留有结构缝;所述扶壁包括前立壁、胸墙板、胸墙前壁和至少两个肋壁;所述船闸由于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闸室的连接,使得所述闸室在内部排空或降水后,所述闸室利用围护结构的自重及底板以下的围护墙与岩土体的摩擦力,提高所述闸室的稳定性,减小地基应力及地基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航建筑物等地下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船闸


技术介绍

1、船闸,是通航建筑物的一种。在天然河流由于调节流量、渠化通航以及在运河上因地形条件及水面坡度的限制,必须具有阶梯形的纵断面形成集中水面落差。船舶为了通过落差,必须借助包括船闸在内的通航建筑物。

2、船闸由引航道、闸首和闸室组成。闸室是停泊船舶的厢形室,借助闸室内灌水或泄水来调整闸室中的水位,使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从而通过集中的航道水位落差。

3、支承水体或土体的构造物通常情况下受力情况稳定的。但由于船闸作为通航建筑物的特殊性,其闸室侧壁在内部高水位时承受的压力更大,且频繁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水位变化容易使闸室侧壁的墙体或地基发生应力重分布,具有发生倾覆的隐患。

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船闸,已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部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船闸,能够提高船闸闸室的稳定性,减小倾覆风险。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技术提供的船闸,包括:闸室,用于容纳水路运输工具的通航;围护结构,设置于所述闸室外,开挖时用于抵挡所述闸室两侧的岩土体;所述闸室包括相互连接的扶壁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中心板和至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中心板的两侧并连接所述闸室与所述围护结构;所述中心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留有结构缝;

4、所述扶壁包括前立壁、胸墙板、胸墙前壁和至少两个肋壁;所述肋壁分别设置于所述胸墙前壁与胸墙板之间和所述前立壁、所述侧板和所述胸墙板之间。

5、本技术提供的船闸的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闸室的连接,使得所述闸室在内部排空或降水后,所述闸室利用围护墙的自重及底板以下围护墙与岩土体的摩擦力,提高所述闸室的稳定性,减小地基应力及地基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6、可选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围护墙和围檩,所述围护墙与围檩可靠连接。

7、可选的,所述肋壁垂直于所述前立壁和所述围护墙。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肋壁的分别与所述前立壁和所述围护墙刚接,使得所述前立壁承受所述闸室内部的灌水压力一定程度上被所述围护墙承受,实现平衡压力,提升所述前立壁的稳定性。

8、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前立壁,所述第二板面连接所述围护墙。

9、可选的,所述第二板面包括若干凹陷。

10、可选的,所述围檩设置于所述围护墙背向所述岩土体的一侧,所述围檩与所述凹陷形状相适配,所述围檩嵌入所述凹陷。通过将设置于所述围护墙的围檩嵌入所述肋壁,使得所述肋壁在其所在平面内不易发生移动,例如可以抵抗竖直方向上的滑动和所述肋壁所在平面内的翻转,进而提高所述闸室的抗倾覆能力。

11、可选的,所述围檩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设置。

12、可选的,所述梁沿平行于所述底墙的方向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使得所述闸室的各个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倾覆能力更平衡。

13、可选的,若干所述肋壁间隔排列,所述肋壁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连接所述胸墙板,所述第四板面连接所述底板,使得所述前立壁承受的倾覆力矩和所述底板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之间实现平衡,进而提升所述侧壁的抗倾覆能力。

14、可选的,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护墙之间通过植筋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底板嵌入围护墙凿除的保护层中。

16、可选的,所述中心板设置有抗浮锚杆,所述抗浮锚杆锚入所述中心板下方的岩土体。

17、可选的,所述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

18、可选的,所述围护结构为灌注桩。

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闸的建造方法,所述船闸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在地下构筑围护结构;

21、在所述围护结构内开挖,形成基坑;

22、在所述基坑内构筑闸室;

23、连接所述闸室的侧壁和所述围护结构。

24、本技术提供的船闸的建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方法建造的船闸,由于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闸室的连接,使得所述闸室在内部排空或降水后,所述闸室利用围护墙的自重及底板以下围护墙与岩土体的摩擦力,提高所述闸室的稳定性,减小地基应力及地基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2)包括围护墙(21)和围檩(22),所述围护墙(21)与围檩(22)可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13)垂直于所述前立壁(12)和所述围护墙(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13)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前立壁(12),所述第二板面连接所述围护墙(21),所述第二板面包括若干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22)设置于所述围护墙(21)背向所述岩土体(41)的一侧,所述围檩(22)与所述凹陷形状相适配,所述围檩(22)嵌入所述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22)沿平行于所述底板(11)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肋壁(13)间隔排列,所述肋壁(13)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连接所述胸墙板(14),所述第四板面连接所述底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与所述围护墙(21)之间通过植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嵌入围护墙(21)凿除的保护层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21)为地下连续墙。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21)为灌注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17)设置有抗浮锚杆(19),所述抗浮锚杆(19)锚入所述中心板下方的岩土体(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2)包括围护墙(21)和围檩(22),所述围护墙(21)与围檩(22)可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13)垂直于所述前立壁(12)和所述围护墙(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13)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前立壁(12),所述第二板面连接所述围护墙(21),所述第二板面包括若干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22)设置于所述围护墙(21)背向所述岩土体(41)的一侧,所述围檩(22)与所述凹陷形状相适配,所述围檩(22)嵌入所述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22)沿平行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加云王文华田少杰王怿之李舒啸袁坚周竝康靖宇车悦洪德序张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