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114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围护体系包括板撑结构和地下结构,板撑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其上部位于深基坑范围内,下部位于地下土体中,地下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并位于板撑结构中;板撑结构包括T型板撑,T型板撑首尾相连围设在深基坑中,地下结构与T型板撑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T型板撑中的围护板桩兼做结构外墙,实现围护板桩和结构外墙的两墙合一,具有围护和外墙的双重作用,支撑板桩具有支撑和换撑的双重作用,既满足深基坑的支撑作用,又兼做换撑结构,不影响地下结构的施工,大幅降低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并且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基坑工程逐渐往深大方向发展且施工场地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大面积的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选择也逐步困难。常用的围护桩和多道支撑或多道锚杆的围护结构需要养护施工,对工期影响较大;而围护桩和多道锚杆的围护结构占用空间大,要么占用施工场地之外的空间,要么无法使用。如cn 209779638 u和cn 106193056 b公开的深基坑支撑体系或围挡结构均无法满足深基坑的围护需求,都需要另外设置支撑或锚杆体系作为支撑,反而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利用t型板撑作为围挡结构,同时满足围护和支撑的需求。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包括板撑结构和地下结构,所述板撑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其上部位于深基坑范围内,下部位于地下土体中,所述地下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并位于板撑结构中;所述板撑结构包括t型板撑,所述t型板撑连续设置在深基坑中,所述地下结构包括底板和中楼板,所述底板和中楼板均与t型板撑连接,所述中楼板设在底板上方;

4、所述t型板撑包括围护板桩和支撑板桩,所述支撑板桩垂直于围护板桩设置,形成t型结构,相邻t型板撑的围护板桩连续设置,所述支撑板桩设在围护板桩的内侧。>

5、进一步地,所述t型板撑包括板撑桩体、板撑骨架和板撑连接筋,所述板撑骨架设在板撑桩体内,所述板撑连接筋预埋在板撑桩体中;

6、所述板撑连接筋包括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筋与中楼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底板骨架、底板连接筋和板体,所述底板骨架和底板连接筋设在板体中,所述底板连接筋与第一连接筋连接,并与板撑桩体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中楼板包括楼板和楼板环梁,所述楼板环梁设在楼板底面四周,所述楼板和楼板环梁均与板撑桩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筋与楼板环梁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骨架和底板连接筋错位设置,所述底板骨架和底板连接筋通过套箍连接,所述底板连接筋与第一连接筋对应设置,并通过接驳器进行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板撑桩体和底板之间设有预留间隙,所述预留间隙位于板撑桩体中,预留间隙中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第一止水板、第二止水板、预填块和止水带,所述第一止水板竖向设置在板撑桩体中,所述第二止水板水平设置在底板中,所述第二止水板的外端与第一止水板连接,所述预填块设在预留间隙中,位于第一止水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止水带位于预留间隙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筋和底板连接筋均成对设置,并一一对应相连接,成对的第一连接筋和底板连接筋均上下并列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板撑连接筋与板撑骨架连接。

13、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4、s1,力学分析:建立t型板撑的三维模型,对施工过程中整体结构和t型板撑的变形量进行计算,同时分析其稳定性,确定t型板撑的各项参数;

15、s2,板撑结构施工:根据图纸进行放样定位,进行t型板撑的施工,连续施工形成首尾相连的围挡式板撑结构;

16、s3,底板施工:分层分块开挖至基坑底,进行底板施工,并与t型板撑连接;

17、s4,中楼板施工:施工地下结构及中楼板,并与t型板撑连接;

18、s5,拆除支撑板桩:中楼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撑板桩;

19、s6,施工地上结构:在中楼板上继续施工至基准面,继续进行地上结构施工。

2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步骤s1中,模拟施工过程中t型板撑对基坑的支撑效果,具体操作是,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对t型板撑施加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输入t型板撑的规格参数和施工参数,t型板撑采用线弹性本构、土体采用弹塑性硬化本构模型进行整体结构和t型板撑变形量及整体稳定性分析。

2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2、t型板撑中的围护板桩兼做结构外墙,实现围护板桩和结构外墙的两墙合一,具有围护和外墙的双重作用,支撑板桩具有支撑和换撑的双重作用,既满足深基坑的支撑作用,又兼做换撑结构,不影响地下结构的施工;

23、t型板撑对深基坑的支撑效果好,基坑抗变形性好,满足基坑平面上的常规施工,提升作业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24、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节省施工过程中的支撑数量,大幅降低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并且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包括板撑结构和地下结构,所述板撑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其上部位于深基坑范围内,下部位于地下土体中,所述地下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并位于板撑结构中;所述板撑结构包括T型板撑(1),所述T型板撑(1)连续设置在深基坑中,所述地下结构包括底板(2)和中楼板(3),所述底板(2)和中楼板(3)均与T型板撑(1)连接,所述中楼板(3)设在底板(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T型板撑(1)包括板撑桩体(111)、板撑骨架(112)和板撑连接筋,所述板撑骨架(112)设在板撑桩体(111)内,所述板撑连接筋预埋在板撑桩体(1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包括底板骨架(21)、底板连接筋(22)和板体,所述底板骨架(21)和底板连接筋(22)设在板体中,所述底板连接筋(22)与第一连接筋(113)连接,并与板撑桩体(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中楼板(3)包括楼板和楼板环梁,所述楼板环梁设在楼板底面四周,所述楼板和楼板环梁均与板撑桩体(1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筋(114)与楼板环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骨架(21)和底板连接筋(22)错位设置,所述底板骨架(21)和底板连接筋(22)通过套箍连接,所述底板连接筋(22)与第一连接筋(113)对应设置,并通过接驳器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板撑桩体(111)和底板(2)之间设有预留间隙,所述预留间隙位于板撑桩体(111)中,预留间隙中设有防水结构(4),所述防水结构(4)包括第一止水板(41)、第二止水板(42)、预填块(43)和止水带(44),所述第一止水板(41)竖向设置在板撑桩体(111)中,所述第二止水板(42)水平设置在底板(2)中,所述第二止水板(42)的外端与第一止水板(41)连接,所述预填块(43)设在预留间隙中,位于第一止水板(41)和底板(2)之间,所述止水带(44)位于预留间隙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筋(113)和底板连接筋(22)均成对设置,并一一对应相连接,成对的第一连接筋(113)和底板连接筋(22)均上下并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板撑连接筋与板撑骨架(1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模拟施工过程中T型板撑(1)对基坑的支撑效果,具体操作是,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对T型板撑(1)施加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输入T型板撑(1)的规格参数和施工参数,T型板撑采用线弹性本构、土体采用弹塑性硬化本构模型进行整体结构和T型板撑(1)变形量及整体稳定性的分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包括板撑结构和地下结构,所述板撑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其上部位于深基坑范围内,下部位于地下土体中,所述地下结构设在深基坑中,并位于板撑结构中;所述板撑结构包括t型板撑(1),所述t型板撑(1)连续设置在深基坑中,所述地下结构包括底板(2)和中楼板(3),所述底板(2)和中楼板(3)均与t型板撑(1)连接,所述中楼板(3)设在底板(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t型板撑(1)包括板撑桩体(111)、板撑骨架(112)和板撑连接筋,所述板撑骨架(112)设在板撑桩体(111)内,所述板撑连接筋预埋在板撑桩体(1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包括底板骨架(21)、底板连接筋(22)和板体,所述底板骨架(21)和底板连接筋(22)设在板体中,所述底板连接筋(22)与第一连接筋(113)连接,并与板撑桩体(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中楼板(3)包括楼板和楼板环梁,所述楼板环梁设在楼板底面四周,所述楼板和楼板环梁均与板撑桩体(1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筋(114)与楼板环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t型板撑围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骨架(21)和底板连接筋(22)错位设置,所述底板骨架(21)和底板连接筋(22)通过套箍连接,所述底板连接筋(22)与第一连接筋(113)对应设置,并通过接驳器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慧秦志龙王永生王泽骎陈健薛海瑞刘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