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6113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核层至少部分外表面的壳层;核层的化学组成为Li<subgt;x</subgt;Ni<subgt;a</subgt;Co<subgt;b</subgt;Mn<subgt;c</subgt;M<subgt;y</subgt;O<subgt;2</subgt;,1<x<1.2,0.7<a<0.98,0<b<0.2,0<c<0.3,0<y<0.06,a+b+c+y=1;壳层的化学组成为Li<subgt;d</subgt;Ni<subgt;e</subgt;Co<subgt;f</subgt;Mn<subgt;g</subgt;M<subgt;h</subgt;Q<subgt;i</subgt;O<subgt;2</subgt;,1<d<1.2,0.5<e<0.86,0<f<0.4,0<g<0.3,0<h<0.06,0<i<0.06,e+f+g+h+i=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可以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耐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保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锂离子电池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正极材料的性能,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相比于多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其倍率性能较差,所以在商业化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2、现有技术中,通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来制备核壳结构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以改善倍率性能,但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有所损失。因此,开发出一种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较好,耐高温性能较好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较好,倍率性能较好,耐高温性能较好。

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上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正极片,由于该极片包括上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核层至少部分外表面的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DSC谱图中放热峰的温度为220-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中值粒径D50为1.8-4.0μm;所述核层的中值粒径D50为1.5-3.5μm;所述壳层的厚度为0.1-0.7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0.8-1.8m2/g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核层至少部分外表面的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dsc谱图中放热峰的温度为220-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中值粒径d50为1.8-4.0μm;所述核层的中值粒径d50为1.5-3.5μm;所述壳层的厚度为0.1-0.7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单晶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0.8-1.8m2/g。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与三元单晶正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碧武陈俊伟黄晓笑于建李琮熙刘相烈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